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就是,怎么喘气都费劲儿。好像整个人被一张无形的网兜住了,越挣扎,网收得越紧。每天睁眼,迎面扑来的不是阳光,而是排得满满当当的日程表、响个不停的消息提示音、怎么都付不完的账单、还有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沉甸甸的期望。嘿,别光顾着点头,我知道你懂。我们这些活在21世纪钢筋水泥丛林里的动物,骨子里都刻着一个字——累。累到什么程度?累到连“休息”两个字都像个奢侈品,得提前预约,甚至预支明天的精力。
我不是什么成功人士,也不是那种整天打鸡血的励志博主。我跟你一样,也曾经深陷那种泥沼里,感觉人生就是个巨大的、怎么玩都玩不好的游戏,还没存档点。那时候,我真的特想逃,逃得远远的,到一个谁也找不到我的地方。可理智告诉我,机票再便宜也架不住没存款,就算跑去天涯海角,那些破事儿该在还在,焦虑这玩意儿,它长脚,会追着你跑。
于是我就琢磨,既然跑不掉,能不能换个思路?不是物理上的“逃生”,而是精神上、心理上的“逃生”。这就像游戏里卡关了,硬闯不行,就得找个《攻略》看看有没有隐藏的通道,或者,有没有什么道具能让你暂时隐身,喘口气儿。
这就是我的“私家”《逃生 攻略》。它没啥高大上的理论,都是我在那些快窒息的日子里,一点点摸索出来的、有点儿笨拙但管用的土办法。
第一个,也是最简单粗暴的:断!网! 不是让你扔手机,是设定一个雷打不动的“数字静默时间”。你知道吗,那些消息提示音,每一次“叮”一下,都是对你注意力的谋杀。它们把你的思绪切得七零八落,让你永远处于一种“待命”状态,绷得死死的。我试过,每天晚上雷打不动,七点以后,工作微信静音,朋友圈微博啥的,能不刷就不刷。一开始像戒毒,总觉得错过了全世界。但慢慢你会发现,咦,地球照样转,你也没损失啥惊天大新闻。多出来的时间干嘛?发呆都行!关键是,把主动权拿回来,告诉那些信息洪流:“老子现在不接待!”
第二个,找个实体空间里的“安全屋”。这不是让你租个房子藏起来,是在你熟悉的环境里,哪怕只是家里一个角落,或者公司楼下那家没人注意的咖啡馆,甚至小区里那棵树下,一个只有你觉得安心的地方。这个地方不用大,不用华丽,但必须是你的。在那里,你可以卸下伪装,可以垮着肩膀坐,可以不强颜欢笑。我喜欢坐在阳台的小马扎上,哪怕外面车水马龙,我看着楼下的花花草草,感觉自己跟这个世界隔了一层透明的膜,能看见听见,但不会被卷进去。在这里,你可以放空,可以听歌,可以写写画画,做任何让你觉得“回血”的事。这个“安全屋”是你的庇护所,是你的精神充电站。
第三个,重新连接你的感官。我们太习惯用脑子活了,计划、分析、担忧……大脑高速运转,身体却像个被遗忘的机器。试试看,有意识地去感知。喝咖啡时,不仅仅是“喝”,而是去闻它的香气,尝它入口的温度和苦涩,感受它滑过喉咙的感觉。走路时,别光盯着手机,看看路边的叶子是什么颜色,听听风吹过树的声音,感受阳光打在脸上的温度。洗澡时,让热水冲刷掉的不光是身体的疲惫,还有脑子里的杂音。当你把注意力拉回到身体,拉回到“当下”这一刻,那些遥远的担忧、未来的不确定性,它们的力量就会减弱。因为此刻,你真实地存在着,你能感觉到。这种感觉,很落地,很踏实,是悬浮在半空中那种焦虑的解药。
第四个,做一件“无用”的事。啥叫无用?就是它不能帮你升职加薪,不能让你交到新朋友,不能发朋友圈炫耀。对我来说,可能是养一盆怎么都养不死的绿萝,每天给它浇水,看它一点点长叶子。可能是学织围巾,手指笨拙地缠绕着毛线,脑子里啥也不想。可能是去菜场跟大妈们讨价还价,为了两毛钱跟她磨半天嘴皮子。这些事,浪费时间?没效率?或许吧。但在做的过程中,你会进入一种心流状态,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只有你和手里的这件事。那种专注,那种简单,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逃生》体验。它把你从那个由KPI、人脉、成功学堆砌起来的巨大牢笼里,拉出来一会儿,让你记起,人活着,不只是为了“有用”。
第五个,也是最难的,给自己设定“边界”。这个边界不光是对别人,更是对自己。学会说“不”,对那些消耗你精力、却又不得不去的社交说不,对那些明知道会让你焦虑的信息说不,甚至对自己内心那个“你必须完美”的苛刻声音说不。同时,也要给自己设定底线:每天必须保证的睡眠时间,每周必须有的放空时间,每年必须有一次的远行或哪怕是周边游。这些“必须”,不是束缚,反而是让你不至于被生活彻底吞噬的锚点。别怕错过,别怕让别人失望,你把自己活明白了,才有能力去应对其他一切。
你看,我的这份《逃生 攻略》一点也不惊心动魄,没有飞檐走壁,也没有一夜暴富。它其实挺琐碎,挺个人,甚至有点儿慢悠悠。但它管用。至少对我而言,在那些快要崩溃的时刻,这些小小的动作,就像在密不透风的屋子里,用力地打开了一扇窗,哪怕只进来一点点新鲜空气,也足以让你不至于窒息。
生活这玩意儿,本来就不是一条康庄大道,更不是什么岁月静好。它就是一片荆棘林,你得披荆斩棘地往前走。不可能真的完全逃离,那不现实。这份《攻略》教的,不是让你逃兵,而是让你在冲锋的间隙,能找到个地方,偷偷擦擦汗,调整调整呼吸,然后,再出发。记住,能救你的,从来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而是你自己伸出的手,拉自己一把。别灰心,能看到这里,说明你已经在找路了。而找到路本身,就是《逃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