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冰冠堡垒啊,我的天,那真是一段又爱又恨的记忆。不是我吹,当年为了这地儿,键盘都敲烂了好几个,语音里骂娘骂到嗓子冒烟儿。你想想,那个年代,ICC不光是个副本,它简直就是个门槛,一道实打实的毕业大考。过了它,你才是真正的勇士;过不去?呵,您还是在达拉然门口跳舞吧。现在是方便了,大家装备好了,机制熟了,可当年我们开荒那会儿,那叫一个寸步难行啊!
从进门开始,那股子阴森、绝望的劲儿就扑面而来。冰冷的石头,飘着的灵魂,还有阿尔萨斯那无处不在的低语,真就感觉自己是去送死的。老一马洛拉克?嗨,也就那样,送的。难的是从萨鲁法尔开始,你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是ICC。那血兽,那符文能量,萨鲁法尔叠起来的血能简直就是悬在你头上的刀。当时多少团长吼破音,就为了那帮脑溢血的DPS,让他们转火转火再转火!慢一点,血兽没死,萨鲁法尔身上叠上那见鬼的血能,嘿,团灭没跑。而且,别忘了,你DPS不能打太快,打太快萨鲁法尔提前狂暴也是死。这就像跳舞,得有节奏感,得踩准点。那段时间,我们研究萨鲁法尔的时间轴比研究高考题都认真。
过了萨鲁法尔,到了议会,那又是另一种折磨。四个家伙站一块儿,各有各的招儿,得分配人去踩圈消BUFF,得躲风,得打断,得集火。尤其是那个踩圈,漏一个你就等着被弹飞吧,然后就乱了套。我们团当时有个盗贼,每次一紧张就忘了踩圈,眼睁睁看着他被弹上天,像个小鸟一样飞出去,然后大家就默默停手,准备下一波。不是骂他啊,是真的觉得好气又好笑。议会这地方,不光考验个人反应,更考验团队的默契和指挥。四个人,得像一台精密仪器一样运作,一点儿卡顿都可能导致崩盘。你想啊,那边战士在嘲讽拉位,这边法师在打断,猎人在风筝,奶妈在抬血,还得有人盯着圈,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等着重来。
然后是绿龙女王,辛德拉苟萨。这个BOSS,简直是DPS和治疗的噩梦。地上的冰墓,空中的冰霜炸弹,还有那个见鬼的冰霜吐息,中一下掉层皮。最烦的是她那个空阶段,点名把你冻起来,得赶紧转火打掉,不然人在里面就活活冻死。地上阶段就更热闹了,冰霜光环叠层,你得跑位,得躲,还得拼命输出或者加血。辛德拉苟萨不光要反应快,还得考验你的移动输出和治疗能力。多少次,眼看着BOSS血量见底,结果一个空阶段处理不好,减员太多,然后BOSS狂暴,功亏一篑。那种感觉,真是能让人把键盘鼠标都砸了。
当然,所有的一切,最终都是为了那个男人——巫妖王阿尔萨斯。ICC最高处,冰冷的王座,那压迫感,至今想起来都心悸。第一次打巫妖王,完全就是蒙的。P1地上会出啥,灵魂收割是个啥,P2上天干嘛,P3转阶段怎么处理,完全两眼一抹黑。灭啊,那真是灭到麻木。灵魂收割点名没跑位?死!P2被华尔琪抓上去没人打断?抓走几个,剩下的人输出不够,直接狂暴灭!最要命的是P3,那个狂暴计时,那个灵魂出窍,那个冰球,还有满地的亵渎。亵渎啊!这个技能简直是新手杀手!多少团员因为一脚踩到亵渎,然后跟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一片。指挥声嘶力竭地喊着:“躲亵渎!别踩!跑出去!”但总有人反应慢一拍,或者干脆就是愣头青。
打巫妖王,特别是25Hicc攻略,那真的不是说说而已。它考验的是一个团队从头到尾的执行力、抗压能力和细节处理。P1的跑位和转火,P2的空中处理和下地后的过渡,P3的站位、灵魂阶段的配合以及那个该死的亵渎处理。每一步都不能错,错了就可能万劫不复。我们当时打H巫妖王,灭了几百次可能都有了。每天下班,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上线,就是为了那看不见摸不着的进度。有时候真的想放弃,太难了,太绝望了。可第二天,不知道怎么了,又准时上线,继续开荒。可能这就是魔兽的魅力吧,不服输的劲儿。
后来,也不知道是哪个天才突然想通了哪个细节,或者是大家的手法都磨练到了极致,突然有一天,那个熟悉又陌生的BOSS倒下了。屏幕上跳出“巫妖王被击败”的字样,那一瞬间,语音里静了两秒,然后爆发出震天的欢呼。那种成就感,那种释放,是现在快餐化的版本里很难体会到的。为了那一次击杀,我们付出了太多时间、精力,还有无数次沮丧。
所以,如果你现在还在ICC里挣扎,别灰心。这地方,本来就不是随便打打就能过的。特别是巫妖王,它需要的不是你一个人有多牛,而是你们一整个团队能拧成一股绳。萨鲁法尔的血能,议会的协调,冰龙的空地转换,巫妖王的亵渎,每一个点都是一道坎。多看攻略是没错,知道机制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和你的队友多沟通,多练习,找到你们团队最适合的节奏和方法。灭团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灭。每次灭了,大家坐下来复盘,找出问题,下次改进,这才是征服ICC的唯一途径。
说到底,《wow icc攻略》这东西,文字看看只能懂个大概,关键还是得亲身体验。别怕灭,每一次灭团都是在交学费。多打几次,你自然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该躲什么。祝你好运,早日登上冰冠之巅,亲手终结巫妖王的统治!那种感觉,真TM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