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藏起来了攻略16:全网最“憋屈”通关指南,我敢说99%的人都被那个钟骗了!
我跟你讲,有些时候,人生的坎,就跟《游戏藏起来了》的第16关一样,明晃晃地摆在你面前,你就是过不去。真的,就是过不去。
我卡在这关多久了?久到我开始怀疑人生。那个熟悉的教室场景,那个眼神犀利仿佛能穿透屏幕的老师,还有我们那个一心只想打游戏的熊孩子主角……一切都那么“亲切”,又那么令人绝望。
讲真,这关的场景设计,简直就是对我等“前学生”群体的精准打击。那个讲台,那个黑板,那个挂在墙上的破钟,每一处都散发着“上课不许动,动了就完蛋”的恐怖气息。而游戏机呢?好家伙,明目张胆地就藏在老师的讲台抽屉里。这不就是虎口拔牙吗?
我最初的思路,那叫一个朴实无华。
我试着直接去点抽屉。嗯,下一秒,老师一个“死亡凝视”,屏幕上就弹出了熟悉的“GAME OVER”。行,我懂了,不能硬来。
那……声东击西?我开始疯狂点击画面里的其他元素。
点窗外的小鸟?没反应。
点旁边的同学?他一脸“你干嘛”的表情看着我,然后……就没然后了。
点黑板上的粉笔字?它们甚至都不会掉一点粉笔灰下来。
最后,我的目光,也是大多数人罪恶的目光,落在了那个讲台上的老师身上。我心里默念着“对不起了老师”,然后颤抖着手指戳了上去。结果呢?老师头顶冒出一个愤怒的符号,游戏,又结束了。我甚至都试过用两个手指,一个按住老师,一个去开抽屉,妄想着能有什么物理引擎的奇迹发生。事实证明,我想多了。
那种感觉,你懂吗?就是你知道答案就在眼前,但中间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墙。你试了九十九种方法,每一种都以失败告셔终。挫败感一层一层地叠加,直到你开始怀疑这游戏的设计师是不是有点什么恶趣味。
我就差把手机倒过来了。
就在我快要放弃,准备上网搜攻略的前一秒——人嘛,总有点不服输的倔强——我开始进行无差别、地毯式的“报复性”点击。屏幕上的每一个像素点,我都想用指尖给它按出火花来。
然后,奇迹发生了。
当我无意识地、烦躁地、连续地点了好几下墙上那个普普通通的时钟时……它……它响了!清脆的下课铃声,叮铃铃铃——
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
屏幕里的老师,那个之前让我畏惧如虎的男人,居然站起身,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教室。教室里瞬间空无一人。
空……无一人?
我的天。我简直想抱着手机亲一口。原来破局的关键,根本不是老师,不是同学,也不是什么隐藏道具,而是“时间”本身!
所以,这才是《游戏藏起来了攻略16》的真正核心奥义:
疯狂点击墙上的时钟!点它个三四下,下课铃就会响起,老师就会离开,然后你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走上讲台,打开抽屉,拿出你心爱的游戏机了!
就这么简单。
简单到让人想哭。
回过头来再看这一关,真的,我不得不佩服这游戏的设计。它玩弄的不是你的操作,也不是你的逻辑推理,而是你的思维定式,你的惯性。在教室里,我们最怕的是什么?是老师。所以我们的注意力会下意识地全部集中在“如何绕开老师”这个点上。我们想了无数种调虎离山、暗度陈仓的计策,却唯独忘了最简单、最根本的一个事实——老师,也是要下班的啊!
下课铃一响,再严厉的老师也得走。这不就是我们学生时代最朴素的真理吗?
这一关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难题。我们绞尽脑汁,把问题想得无比复杂,在各种细节里钻牛角尖,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可有时候,真正的答案,可能就是换个角度,或者,再等一等。等一个“下课铃”,等一个时机,之前所有看似无解的困局,或许就自己烟消云散了。
《游戏藏起来了》这个系列,每一关都是一个小小的脑筋急转弯,包裹着一层温情又搞笑的外壳。它让你在一次次失败中捧腹大笑,又在恍然大悟的瞬间拍案叫绝。它总能用最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你最情理之中的答案。
第16关,就是这种魅力的极致体现。它用一个简单的“点击时钟”,就上了一堂关于“跳出思维框架”的生动课程。所以,如果你也卡在了这一关,别再跟那个可怜的老师较劲了。去看看墙上的钟吧,时间,会给你答案。
现在,我已经顺利通关了,但那个教室,那个老师,还有那个被我戳了无数次的钟,估计会在我脑子里待上好一阵子。这种被游戏“戏耍”之后又豁然开朗的感觉,实在是……太上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