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囧游戏227攻略:别再戳那个睡懒觉的小人了!答案在窗外,我赌你猜不到
说真的,我卡在《最囧游戏2》第27关的时候,一度怀疑我这颗脑袋是不是该拿去送修了。就是那个“叫醒小囧”的关卡。
画面就在那儿,一个温馨得有点过分的小房间,窗帘紧闭,一个小人儿——就叫他小囧吧——在床上睡得四仰八叉,口水估计都快流到枕头外面去了。旁边床头柜上,一个红色的闹钟,安安静静,像个装饰品。
我的第一反应?正常人的反应,对吧?叫醒他啊!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暴力叫醒”之旅。
我戳小囧。用一根手指戳,用两根手指戳,我甚至试过用我能动用的所有手指,以一种近乎癫狂的频率,在他的身上进行一场“指尖风暴”。结果呢?他翻了个身,继续睡。屏幕上连个提示都没有,仿佛在嘲笑我的徒劳。
行,戳人不行。那我摇手机总可以吧?地震总能醒吧?我抓着我的手机,上下左右,疯狂摇晃,感觉自己像个在酒吧里调酒的酒保。我甚至能听到手机里陀螺仪因为我这突如其来的热情而发出的轻微嗡鸣。小囧呢?稳如泰山。连个梦话都没说一句。
好,物理攻击无效。
我把目光投向了那个红色的闹钟。这玩意儿,不就是干这个的吗?我点它。一下,两下,三下……我把它当成了节奏大师里的按键,疯狂点击。它就是不响。它就那么静静地待在那儿,像一个哲学命题,一个关于“存在”与“功能”的深刻探讨。我开始怀疑,这到底是个闹钟,还是一个长得像闹钟的红色蘑菇?
我甚至把手机音量开到最大,以为会有什么隐藏的声音提示。除了让我自己的耳朵嗡嗡作响,没有任何用处。
就这么僵持了大概十分钟。十分钟里,我把屏幕上所有能点的地方都点了个遍。床、被子、枕头、床头柜、墙上的画……我感觉自己不像在玩游戏,更像是在做一个像素级的质量检测员。
挫败感。对,就是那种纯粹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挫败感,慢慢地从我的脚底板升起,淹没了我的理智。我把手机往沙发上一扔,开始思考人生。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要在一个叫“最囧游戏”的游戏里,跟一个虚拟小人的睡眠质量过不去?
就在我放空大脑,眼神涣散地盯着屏幕发呆时,我的目光,无意中飘到了那个被窗帘遮住一半的窗户上。
窗外,是黑夜。
一个念头,像一道微弱的电流,突然击中了我的神经末梢。
“叫醒”……
我们通常在什么时候醒来?
早上。
早上有什么?
有……太阳。
我的手,带着一丝颤抖,重新拿起了手机。我的食指,越过那个睡得像猪一样的小囧,越过那个毫无作用的闹-钟-蘑-菇,轻轻地,点在了窗户外面那片漆黑的夜空上。
奇迹发生了。
那片夜空,像是被施了魔法,挂在角落里的太阳图标,突然就亮了起来!它慢悠悠地、庄严地,从窗户的边缘升起,金色的光芒瞬间洒满了整个房间。
然后,床上的小囧,伸了个懒腰,坐了起来。
屏幕上跳出两个大字:“过关”。
我当时就愣在那里,足足有半分钟没动。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在循环播放:“就这?就这?就这?”
这已经不是脑筋急转弯了,这简直就是对我们这些循规蹈矩的玩家思维的公开处刑。我们习惯了在游戏给定的框架里寻找答案——按钮、道具、角色互动。我们盯着屏幕里的那个“房间”,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与房间内的物品互动”上。
但《最囧游戏》的开发者,他压根就没按常理出牌。他把解题的关键,藏在了“场景”之外,藏在了那个我们下意识会当成“背景板”的地方。
这一关的真正核心,不是“叫醒小囧”这个动作,而是“创造一个他应该醒来的环境”。天不亮,你用十八般武艺把他叫醒,他也能再睡过去。只有当太阳升起,白昼降临,那个“醒来”的逻辑才算成立。
想通了这一点,我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出了声。这游戏,有点意思。它在用一种近乎“冒犯”的方式,逼着你打破思维定势。它告诉你,别老盯着问题本身,看看问题周围的环境,看看那些你认为“理所当然”的背景。
从这以后,我玩这类解谜游戏的思路彻底被打开了。再遇到卡关的情况,我第一反应不再是疯狂点击屏幕上的主体物,而是会先环顾四周,看看那些角落里不起眼的装饰,看看标题栏的文字,甚至试试调整手机的系统设置。因为你永远不知道,那个让你抓耳挠腮的答案,正以一种多么离谱的方式,藏在你视野的死角里。
所以,如果你也卡在了《最囧游戏2》的27关,朋友,别再跟那个小人和闹钟较劲了。放过他们,也放过你快要被戳烂的屏幕吧。
把你的手指移到窗外,去邀请太阳出来。
有时候,解决一个难题,需要的不是更复杂的操作,而是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