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被妈妈逮住了!《隐藏我的游戏二攻略》骨灰级玩家吐血整理,包你通关!
说真的,有时候我真怀疑《隐藏我的游戏》系列的设计师,是不是童年时期受过什么心理创伤。不然,怎么能搞出这么个玩意儿——一个让你在亲妈眼皮子底下,用堪比谍战片的脑回路去藏一台游戏机的游戏?尤其是第二代,我勒个去,那简直是把荒诞现实主义和超自然想象力搅和在一起,给你端上来的一盘“烧脑麻辣烫”。
你是不是也这样?对着屏幕抓耳挠腮,把手机都快戳出火星子了,眼看着妈妈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游戏机还是没个着落。那种绝望感,比考试最后一道大题没做完还揪心。别急,哥们儿我刚从那个“战场”上爬出来,身上还带着硝烟味,今天就是来普度众生,把这本“通关秘籍”交到你手上。
这篇攻略,我不打算一关一关给你报答案。那太没劲了,跟直接抄作业有啥区别?我要跟你聊的,是这个游戏反人类的“底层逻辑”。你一旦悟了,别说第二代,就是出到第二十代,你都能横着走。
核心心法就一条:放弃你作为一个正常地球人的所有逻辑。
记住,在这个游戏里,牛顿的棺材板是压不住的,因果关系是可以随便乱接的,你妈也不是你那个每天给你做饭的妈,她是个拥有全图视野、自带索敌雷达的终极BOSS。
举几个让我印象深刻到想给设计师寄刀片的关卡,你品品。
比如第四关,那个棒球少年。房间里有棒球、手套、球棒。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肯定是想办法用棒球干点啥,对吧?砸窗户?不行。扔柜子?没用。你把所有跟“运动”沾边的东西都试了个遍,结果呢?妈妈推门而入,GAME OVER。我卡在这关足足二十分钟,最后气得乱点,你猜怎么着?真正的道具是墙上的日历!把日历撕下来,居然藏着游戏机!你敢信?用棒球棒去够日-历!这脑回路,比西伯利亚的铁路还长。它在教你什么?它在教你:最不可能的地方,就是答案。 那些看起来最合情合理的选项,全都是陷阱。
再说说第十二关,相扑力士那一关。爷爷坐在那儿,旁边有个相扑力士的画。这一关的迷惑性在于,它让你觉得关键点在爷爷身上。给他递茶?给他捶背?都没用。你甚至会想,是不是要等爷爷睡着?错!大错特错!这关的精髓在于“跨界”。你要把场景往右边拖动,会发现隔壁还有个房间,一个真正的相扑力士在那儿热身。把茶给他喝,他一发力,好家伙,直接把墙给干穿了,游戏机就从墙洞里递过来了。这叫什么?这叫“空间折叠术”。设计师在用生命告诉你:别被眼前的屏幕框住,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大。
还有更离谱的,第十九关的长颈鹿。我看到那头从天花板伸下来的长颈鹿时,整个人都斯巴达了。这玩意儿出现在一个日本小学生的房间里,合理吗?但你必须接受。然后你会发现,你可以像玩滑梯一样,从长颈鹿的脖子上滑下去……滑到另一个次元,拿到游戏机。这是人能想出来的吗?这不是攻略,这是玄学。它在颠覆你的世界观:当一个东西的出现毫无道理时,它本身就是道理。
所以,你看懂了吗?玩这个游戏,你得把自己切换成“神经病”模式。
看到水龙头,别只想着用它洗手,试试看能不能放出一条鲨鱼。
看到一本书,别想着去读,试试看能不能把它当成梯子,或者从里面掏出一把圣剑。
看到你奶奶,别只想着她会给你零花钱,也许她才是隐藏的武林高手,一掌就能把藏游戏机的柜子拍开。
游戏里的每一个道具,每一个角色,都不能用常理去揣度。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打破你的思维定势。那个扫地机器人,可能不是用来吸尘的,而是个交通工具。那个挂在墙上的苍蝇拍,可能不是用来打苍蝇的,而是召唤外星人的天线。
最后,给你几个实战小技巧,算是附赠的“速效救心丸”:
- 疯狂拖拽:上下左右,能拖的地方都拖一遍。世界真的比你看到的要大。
- 万物皆可组装:拿到一个道具,别急着用,看看能不能跟另一个道具“合体”,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 时间也是道具:有时候,什么都不做,干等着,反而会触发剧情。
- 别怕失败:这游戏的失败动画才是精髓!每次被妈妈抓到,看看那些搞笑的结局,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多死几次,你离真相就更近了。
好了,话就说到这。这篇与其说是《隐藏我的游戏二攻略》,不如说是一份“精神病人思路广”的入门指南。别再把它当成一个正经的解谜游戏了,把它当成一场盛大的行为艺术,一场与设计师之间的脑电波共振。当你开始享受这种被“戏耍”的乐趣时,恭喜你,你已经真正毕业了。现在,去吧,去拯救你那台水深火热中的游戏机!祝你好运,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