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裂开了!最囧游戏49关攻略,谁能想到答案居然是这个“骚操作”?亲测有效!
说真的,我怀疑《最囧游戏》的设计师上辈子是不是个魔鬼,专门为了折磨我们这些凡人的脑细胞而生的。尤其是第49关,我跟你讲,我卡在那儿,足足有半个小时。半个小时啊!人生有多少个半个小时可以浪费在一个看起来空空如也的界面上?
当时我的状态,怎么形容呢?就是那种手机屏幕都快被我戳出火星子了,眼神里充满了迷茫、愤怒,以及对自我智商的深刻怀疑。
来,我们先复盘一下这个让人血压飙升的案发现场。
打开第49关,界面干净得像被洗过一样,上方是几个大字,言简意赅,堪称指令界的极简主义典范——“找到它”。
就这三个字。
没了。
下面是一大片空白,啥也没有。一个点?一根毛?一只蚂蚁?通通不存在。
我的第一反应,跟大多数人一样吧?肯定有什么隐藏的东西。于是,我开始了我的“地毯式搜索”表演。我把屏幕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像素级别地戳了个遍,戳得我食指都快练出肌肉记忆了,结果呢?屁都没有一个。屏幕干净得能当镜子照,照出我那张写满“我是傻子”的脸。
行,点击不行,那肯定是别的机关。
我开始疯狂摇晃手机,想象着能像摇可乐一样,把那个神秘的“它”给摇出来。我从温柔地晃动,到最后跟个帕金森患者似的剧烈抖动,手机在我手里嗡嗡作响,感觉下一秒就要散架了。隔壁床的哥们儿都以为我中邪了,问我要不要打120。结果呢?“它”还是没出现。
好,常规物理操作宣告失败。那是不是得来点非常规的?
我把手机倒过来,横过来,斜着45度角仰望天花板,试图用什么重力感应触发奇迹。我还试了试双指放大缩小,以为能发现什么微观世界的奥秘。甚至,我丧心病狂地把手机亮度调到最亮和最暗,关掉声音,打开声音……所有我能想到的,跟手机沾边的操作,我都试了一遍。
那一刻,我真的感觉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开始思考一些哲学问题: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要玩这个破游戏折磨自己?
就在我准备放弃,含泪卸载游戏的前一秒,一道电光火石般的灵感,Duang!地一下砸中了我的天灵盖。我死死地盯着那句题目——“找到它”。
等等……
找到……“它”?
会不会……这个“它”,就是题目里的那个“它”字本身?!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跟疯长的野草一样,再也抑制不住了。我的心跳开始加速,手指带着一丝颤抖,慢慢地、小心翼翼地移动到题目上那个“它”字上。
然后,我按住它。
拖动。
天呐!它居然真的能动!
我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把那个“它”字从题目的句子里拖拽了出来,拖到了下面那片广阔的空白区域。
叮!
通关成功!
我当时整个人都傻了,先是愣了三秒,然后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狂笑。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一半是通关的喜悦,一半是觉得自己蠢到家的自嘲。
这脑回路,简直清奇到突破天际!谁能想到啊!答案就这么赤裸裸地摆在你的面前,你却视而不见,反而去那些犄角旮旯里疯狂寻找。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游戏了,这简直就是一场行为艺术,一堂关于“打破思维定式”的公开课。
所以,朋友们,如果你也卡在了《最囧游戏》的第49关,别再傻乎乎地戳屏幕、摇手机了。听我的,把你的尊严和逻辑暂时扔到一边,用你最大胆、最不合常理的想象力去对待它。
正确答案就是:按住题目中的“它”字,然后把它拖到下面的空白处,就过关了!
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粗暴,就是这么……气人!
玩这种游戏,真的不能用我们正常的脑子去想。你得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神经病,设计师让你往东,你不仅要往西,还得顺便在原地表演一个托马斯全旋。它考验的从来都不是你的智商,而是你跳出框架思考的能力。
现在回想起来,那种从抓狂到恍然大悟的瞬间,真的太爽了。这也许就是这类“囧”游戏的魅力所在吧,它用一种近乎“愚弄”的方式,让你在山穷水尽之后,体验到柳暗花明的快乐。
好了,不说了,我要去挑战第50关了。希望下一关的设计师能对我好一点,我的脑细胞和手机,真的都经不起折腾了。祝你们也玩得愉快(或者说,被折磨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