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囧的游戏2攻略27:别再摇手机了!99%的人卡在这关,答案居然藏在标题里?
说真的,我得为《最囧的游戏2》第27关单独开一篇“血泪控诉史”。这关,简直就是我游戏生涯中的一道坎,一道深不见底的马里亚纳海沟。问题就一行字,简洁明了,甚至有点亲切:“将大象放进冰箱”。
多经典的问题啊!我脑子里瞬间就浮现出那个老掉牙的冷笑话:第一步,打开冰箱门;第二步,把大象塞进去;第三步,关上冰箱门。哈哈,开发者还挺有梗。
于是,我,一个自诩智商在线的玩家,开始了我的表演。
我先是很有仪式感地,用一根手指,轻轻点击了一下冰箱门。啪嗒,门开了。嗯,很好,第一步顺利完成。接下来,我的手指移向了那头看起来憨态可掬,实际上却像一座山一样杵在那儿的大象。我按住它,使出了吃奶的劲儿,试图把它拖进那个小得可怜的冰箱里。
拖……拖……拖不动。
那头大象,就像焊在了屏幕上一样,纹丝不动。我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出了一道又一道亮晶晶的油渍,它老人家连眉毛都没动一下。
不对,肯定有机关。这种游戏,怎么可能这么直白?
我的脑细胞开始高速运转,堪比超频的CPU。是不是要用两根手指,像放大照片一样,把冰箱“撑”大?我试了。结果,我把整个游戏画面放大了,那头大象显得更大了,冰箱还是那个冰箱,像个无情的嘲讽。
再试试,把大象缩小?我又用两根手指捏了捏那头大象。它还是一动不动,眼神里仿佛透露出三分薄凉、四分讥笑和五分漫不经心。
我怒了。
我开始疯狂点击屏幕上的每一个像素点。冰箱的把手、冰箱的顶部、大象的鼻子、大象的耳朵、背景里的那片虚无……通通点了个遍。手机发出了清脆而单调的“哒哒”声,像是在为我的愚蠢行为伴奏。
难道是……重力感应?我抓起手机,开始疯狂地摇晃。上下摇,左右晃,像个在酒吧里打碟的DJ。我甚至把它倒过来,期待着那头大象能因为地心引力,“掉”进冰箱里。结果,除了把自己晃得头晕眼花,什么都没发生。大象依然稳如泰山。
那一刻,我真的感觉自己才是那个最“囧”的人。我瘫在椅子上,看着屏幕,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难道我的智商,就只配玩消消乐吗?这游戏的设计师,是不是心理学毕业的,专门研究怎么把玩家逼疯?
我就这么跟它耗了十几分钟。喝了口水,冷静了一下,决定再看一眼那个该死的问题:“将大象放进冰箱”。
将……大……象……放……进……冰……箱……
等一下!
一个电光石火般的念头,像一道闪电劈中了我的天灵盖。我整个人都激灵了一下。我的视线,死死地锁定了题目中的那两个汉字——“大象”。
会不会……
我的心跳开始加速,手指带着一丝颤抖,小心翼翼地,伸向了屏幕顶端的那行题目文字。我按住了“大象”那两个字。
奇迹发生了。
那两个字,居然像一个独立的图层一样,被我的手指从题目里“抠”了出来!它变成了一个可以拖动的方块!
我的天!我的天!我的天!
我几乎是带着一种朝圣的心情,屏住呼吸,将这个写着“大象”二字的方块,缓缓地、稳稳地,拖进了那个敞开着门的冰箱里。
“Duang~”
通关了。
屏幕上跳出了胜利的提示。那一刻,我没有通关的喜悦,只有一种被耍了之后的哭笑不得,以及恍然大悟后的智商优越感。这根本不是一个物理问题,这是一个“文字游戏”!它考验的不是你怎么操作屏幕上的图像,而是你有没有跳出“图像”这个思维定势,把“文字”也当成游戏元素。
这,就是《最囧的游戏2》的灵魂所在。它无时无刻不在挑战你的惯性思维。你以为要拖动的是那个画出来的胖墩墩的大象,但实际上,游戏要你拖动的,是“大象”这个概念本身,是构成这个概念的文字符号。
回过神来,我才发现这关的设计有多么精妙。它利用了我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图文分离”的认知习惯。在我们的世界里,标题是标题,图画是图画,它们是两回事。但在这个游戏里,万物皆可是道具,包括题目本身。
从这关之后,我玩这个系列的游戏,都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先不看图,而是把屏幕上所有的文字、按钮、甚至边边角角都先拖一遍、点一遍。因为你永远不知道,那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提示”按钮,下一秒会不会就是通关的关键钥匙。
所以,如果你也卡在了《最囧的游戏2》第27关,别再费劲去跟那头画出来的大象较劲了,也别再傻乎乎地摇晃你的手机了。答案,就藏在你一开始就看到,却被彻底忽略的地方。动动你的手指,把那两个字,那个叫“大象”的家伙,从题目里请出来,送它去冰箱里冷静一下吧。
相信我,当你通关的那一刻,你会和我一样,发出那声既无奈又佩服的爆笑。这游戏,真是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