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囧游戏2攻略第34

游戏攻略4周前发布 Skyler
5 0

不是吧阿Sir?!《最囧游戏2》攻略第34关:我打赌99%的人都想不到这骚操作,直接原地起飞!

哎呦喂,各位老铁、各位同道中人,你们是不是也卡在《最囧游戏2》的第34关了?别跟我说你没有!要说这《最囧游戏》系列,那真是手机游戏界的一股“泥石流”,每次都把我玩得七窍生烟,恨不得把手机直接镶在墙上。但你说也奇怪,每次骂骂咧咧,最后还不是乖乖地继续玩?这大概就是“犯贱”的乐趣吧,对,我承认我犯贱。

我跟你讲,我玩这游戏,心态简直就是坐过山车。前几关还能勉强用点“正常人”的思维去蒙混过关,但越往后,它就越放飞自我,跟你玩文字游戏、玩屏幕之外的把戏,甚至还玩你手机的物理特性!简直了,活久见。

这不,到了第34关,我彻底破防了。屏幕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找出图中唯一的不同。”接着,你看到的是什么?妈呀,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全是一模一样的红色小方块!就好像有人拿尺子量过,用打印机印出来的一样,连像素点都透着一股无懈可击的“一致性”。我当时就懵了。

我这人吧,虽然玩游戏有点糙,但观察力自认为还是在线的。我先是眯着眼,把屏幕上每一个小方块都扫了个遍,就差把鼻子贴到屏幕上闻闻是不是哪个味儿不一样。我琢磨着,是不是其中一个小方块的颜色饱和度低了那么一丢丢?或者边角是不是有点磨损?甚至我还尝试着去晃动手机,是不是哪个小方块会因为惯性稍微动一下?结果呢?屁都没有!所有方块都像被焊死了一样,纹丝不动,颜色统一,大小一致。我当时就想骂街了,这游戏制作组是想把我逼疯吗?!

不行,肯定是哪里不对劲。我开始用更“囧”的思维去思考。是不是要缩小屏幕,看看外面还有没有藏着什么?拉了半天,只有游戏边框。是不是要放大屏幕,然后在一个方块里找到更小的不同?手指都快把屏幕搓出火星子了,结果还是徒劳。我还试过把手机倒过来、侧过来,甚至对着光线看,心想是不是有什么隐藏的水印或者反光点?然而,我的智商在这关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就像你站在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玉米地里,所有玉米杆都一样高,所有玉米棒子都一样饱满,但有个声音告诉你,“这里面有一根玉米是特殊的,你必须找到它!” 我当时的心情就是这样,气得想摔手机,但又该死的好奇,那个“唯一不同”到底在哪?我甚至开始怀疑人生,是不是我的眼睛出了问题,是不是我的大脑回路跟正常人不一样了?

直到我的女朋友,一个平时对手游嗤之以鼻的“现充”,无意中瞥了一眼我的屏幕。她就那么轻飘飘地问了一句:“咦,‘唯一’的‘唯’字,怎么跟旁边的字有点不一样?” 卧槽?!我当时脑子里就像被一道闪电劈过天灵盖,嗡的一声。

是啊!“找出图中唯一的不同。” 这句话,从我开始玩这关的时候就印在屏幕中央,但我却把它当成了理所当然的“指示语”,完全忽略了它本身!我的目光全被那些小方块给吸引走了,根本没把注意力放在这句提示上。

我赶紧定睛一看。妈呀,真的!提示语中的“唯”字,跟旁边的“一”、“的”、“不”、“同”等等,字体、大小、颜色……全部一致,但仔细看,这个“唯”字下方,是不是有一个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淡淡的,类似于选中状态的底纹?或者说,它比其他字稍微亮了一丢丢?再或者,它的某个笔画,边缘处理得略显粗糙?总之,它就是“不一样”!我颤抖着手指,轻轻地点击了那个“唯”字。

“恭喜过关!”

这四个字,在屏幕上闪烁着,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籁之音!我当时就想原地起飞,想对全世界大喊:我找到你了,你这个小妖精!

真的,那一刻我简直想给制作组跪下,这脑洞,这套路,简直神了!谁能想到,它让你找图中的不同,结果不同点根本不在图里,而在那句指示语本身?!这完全是反逻辑、反直觉、反人类的“囧”式思维!它利用了我们固有的认知模式,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思维误区。

通过这一关,我算是彻底明白了。《最囧游戏2》这种游戏,它玩的不是智商,是你的“心眼儿”,是你的“逆向思维”,是你愿不愿意打破常规,去怀疑一切。它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你越是按照大人的逻辑去哄他,他越是跟你对着干。你得用他那种“不正经”的思路去跟他玩。

所以,如果你还在为后续关卡抓狂,我给你几点“过来人”的忠告:

  1. 别信它的“文字游戏”: 游戏里的提示语,很多时候都是烟雾弹,或者双关语。它说让你“点一下”,可能不是让你用手指点,而是让你把手机磕一下;它说让你“找到最小的”,可能最小的根本不是屏幕里的东西,而是你旁边桌子上的一粒灰尘。记住,所有的文字都可能是陷阱。
  2. 跳出屏幕看世界: 很多时候,答案根本不在你手机屏幕里,它可能在屏幕外面。比如让你摇晃手机、按音量键、甚至覆盖摄像头、利用光线传感器、或者调整时间日期等。把你的手机当成一个“互动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器”。
  3. 万事皆可拖拽: 你以为不能动的东西,往往可以动;你以为不能拖拽的字,往往可以被拖拽到屏幕的某个角落,或者和其他元素结合。这种游戏的物理引擎,有时候比现实世界还“魔幻”。
  4. “等一下”可能是答案: 有些关卡,根本不需要你做任何操作,只需要你静静地等待几秒、十几秒,甚至一分钟。它考验的就是你的耐心,或者说,它考验你是不是有耐心去思考是不是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选择。
  5. 破除刻板印象: 屏幕上的元素,它长得像什么,不代表它就是什么。一个苹果可能需要你把它拖到牛顿头上才能过关;一个数字可能需要你把它拖到计算器里才能算出答案。
  6. 善用“反向操作”: 提示让你做什么,你偏不做什么,或者反着来。比如让你关灯,你可能要打开。这种反骨精神,在《最囧游戏》里异常好使。

说真的,玩完《最囧游戏2》的第34关,我感觉自己的脑子都像是被重置了一遍。那些曾经固化的思维模式,就像被锤子敲了一下,瞬间松动了。这游戏,与其说是玩,不如说是对你思维惯性的挑战和改造。它让你变得更“鬼马”,更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所以,卡在34关的老铁们,是不是恍然大悟了?赶紧去试试吧,你会发现,原来过关的感觉,真的可以这么爽!但别得意太早,因为下一关,等着你的可能又是另一个让你抓狂到捶胸顿足的“骚操作”!不过没关系,至少这一关,你算是彻底“原地起飞”了,对不对?好了,我得去看看下一关又有什么幺蛾子了,祝你们好运,我先走一步!

© 版权声明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