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打赌,这篇《万万没想到游戏3攻略》99%的人都没看过,通关思路直接逆天!
兄弟们,姐妹们,还在对着手机屏幕抓耳挠腮吗?是不是感觉自己的智商被《万万没想到游戏3》的设计师按在地上反复摩擦?我懂,我太懂了。就在昨天晚上,我卡在那个“让小鸟飞起来”的关卡,整整四十分钟,手机差点没给我甩出去。我试了点击小鸟、拖动小鸟、甚至对着麦克风学鸟叫,结果呢?P用没有。
直到我老婆在旁边悠悠地来了一句:“你把手机扔起来,它不就飞起来了?”
我当时就悟了。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这游戏根本就不是在考验你的逻辑,它是在挑战你的“常识”底线,是在跟你玩一场脑筋急转弯的极限拉扯!
所以,忘掉你之前玩所有游戏积累下来的那些所谓的“经验”吧。什么找规律、什么穷举法,在这儿统统不好使。这篇攻略,我不打算给你一关一关地列答案,那太没劲了,而且下一个版本一更新,全废。我要给你的,是通关这坨“神经病游戏”的底层心法,是能让你从被动挨打,变成主动出击,甚至能猜到设计师下一步想怎么“侮辱”你智商的思维钢印。
第一心法:字面意思,就是唯一的真理。
记住,游戏里的所有提示,尤其是问题本身,每一个字都不能信,又或者说,要用最离谱、最天真的方式去相信它。
还记得那个“找出图中所有的圆形”吗?你是不是疯狂地找轮子、太阳、篮球?错了!大错特错!你把题目里的那个“圆”字拖出来,它本身,不就是个圆形吗?我看到答案的时候,沉默了足足一分钟,然后笑出了猪叫。设计师的脸,就在那个“圆”字背后,冲你贱兮兮地笑。
再比如,“让天黑下来”。你是不是去找灯的开关?去找窗帘?别傻了,宝贝儿。用你的手指,把天上的太阳,直接拖出屏幕外面去!天,不就黑了吗?这游戏里,你就是上帝,别那么卑微。它让你干啥,你就用最简单、最粗暴、最不讲道理的方式去实现。物理规则?那是什么?能吃吗?
第二心法:你的手机,不是一块屏幕,而是个道具。
这是血泪教训。我曾经在一个“找到隐藏的钥匙”的关卡,把屏幕都快戳出火星子了。结果呢?答案是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钥匙的“声音”就会把屏幕震裂,然后它就掉出来了……我还能说什么?
所以,从现在开始,把你的手机当成一个需要你全方位“盘”的魔方。
遇到黑漆漆的关卡,别在游戏里找手电筒,把你的手机屏幕亮度调到最高试试?
让你“倒一杯水”,是不是可以把手机倒过来?
让你“摇一摇”,那就真真正正地拿起手机,像疯了一样地摇起来!
甚至,有些关卡需要你捂住顶部的光线感应器,或者对着底部的麦克风吹气。
这游戏的交互,已经溢出到屏幕之外了。它考验的,是你和你的“设备”之间的人机合一程度。别再把它当成一个冷冰冰的程序,跟它互动起来,玩弄它,蹂躏它!
第三心法:打破次元壁,元素皆可互动。
这是最骚的一点,也是这游戏封神的地方。你以为界面上那些“提示”、“返回”、“暂停”按钮,就只是UI?天真!它们全都是可以参与解谜的道具!
我印象最深的一关,“消灭所有的敌人”。画面里有三个小怪兽,怎么打都打不掉。正当我准备放弃,不小心点到了右上角的“暂停”按钮。然后,你猜怎么着?整个世界都静止了,包括那三个小怪兽。然后我就可以像捏死蚂蚁一样,把它们一个个从屏幕上拖进垃圾桶图标里。
绝了。
还有一关,让你“输入密码”。你试遍了所有数字组合都没用。其实密码就在问题里,比如问题是“第一关的密码是多少?”,密码可能就是“第一关”这三个字的拼音首字母“dgy”。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别光盯着游戏画面,题目、按钮、甚至是你的输入法,都是谜题的一部分。
所以,这篇《万万没想到游戏3攻略》的核心是什么?
不是答案,而是一种“神经病”似的思维方式。
你要学会怀疑一切,包括你自己。你要学会用最不合逻辑的方式去解决最直白的问题。你要把游戏设计师想象成一个坐在你对面,一边挖鼻孔一边想点子整你的抠脚大汉。你怎么能用正常人的思维去揣测一个“疯子”的意图呢?
现在,把这篇攻略里提到的那几个例子记在心里,然后去游戏里横冲直撞吧。当你卡关的时候,别再问“我该怎么做”,而是问自己:“如果我是那个贱兮兮的设计师,我会在这里埋一个多损的坑?”
当你能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恭喜你,你已经通关了一半。
祝各位,脑洞大开,一路绿灯!去吧,别让设计师小瞧了咱们玩家的“神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