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囧游戏第11关攻略,别再傻傻找不同了!那只羊的秘密我只告诉你!
我猜你现在的状态,是这样的:手机屏幕亮得晃眼,眼睛因为过度聚焦已经开始泛起血丝,甚至有点干涩刺痛。而屏幕上,那群毛茸茸、白花花的家伙,正用它们一模一样的、呆滞的眼神,无声地嘲笑着你。
是的,就是《最囧游戏》的第11关。找出与众不同的那只羊。
简单,粗暴,经典得不能再经典的“找不同”玩法。但你很快就发现,这事儿不对劲。你把屏幕亮度调到最高,恨不得把眼珠子贴上去,逐一像素级对比。左边这只,右边那只,上边那只,下边那只……它们的卷毛弧度,它们的耳朵大小,它们的腿长腿短,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别否认,你肯定试过那些“常规操作”之外的骚操作。
比如,疯狂摇晃手机,期待着那只“不同”的羊会因为晕眩而露出马脚?或者,把手机倒过来,试图利用反重力原理让它现出原形?甚至,你可能还把手机拿给你家养的猫看,指望着它那异于常人的动态视力能发现什么华点。
结果呢?手机晃得快散架了,你自己都快吐了,那群羊,依旧是那副雷打不动的复制粘贴脸。
你开始怀疑人生。是不是我的眼睛出了问题?难道这是个哲学问题,其实“不同”并不存在,万物皆空?还是说,这游戏的开发者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恶魔,他设计的这一关根本就没有答案,纯粹就是为了看我们这群玩家抓耳挠腮、丑态百出的样子?
停!停下来。深呼吸。
把你的脸从屏幕前挪开一寸,放松一下你那快要抽筋的眼部肌肉。现在,听我说。
这一关的精髓,或者说,它那令人发指的“囧”点,根本就不在于“看”。
你被骗了。我们都被骗了。
我们的大脑被数十年来的“找不同”游戏经验给固化了。一看到这个题面,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调动视觉皮层,开始扫描、对比、分析。但《最囧游戏》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它专门打破你的思维定势。它要攻击的,不是你的视力,而是你的惯性。
你把这关当成了一幅静态的画。但如果,它不是呢?
如果,这片青青草地,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可以互动的场景呢?
好了,不卖关子了,再说下去你可能就要顺着网线过来打我了。答案其实简单到让人想砸手机。
伸出你的手指。
对,就是你那根已经因为反复戳屏幕而快要冒火星子的手指。
随便找一只羊,最好是中间那几只看起来最碍眼的。然后,按住它。
别松手。
现在,像你在手机主屏幕上整理APP图标一样,把它……拖走。
看到了吗?
奇迹发生了。在你拖开那只羊之后,它原来站着的地方,赫然出现了另一只羊!一只被完美遮挡住的、藏在下面的羊!这只被压在下面的羊,因为它被压扁了(开个玩笑),所以它看起来……当然和其它站着的羊“与众不同”了。
或者在某些版本里,你拖开一只羊,会发现它身下的草地颜色不一样。或者,你拖开的羊群会像俄罗斯方块一样重新排列,露出一只颜色、大小、或者姿势完全不同的“害群之马”。
那一瞬间,你是什么感觉?是恍然大悟的狂喜,还是被愚弄后的哭笑不得?
我猜,两者都有。
“我靠!还能这样?!” 这句话,十有八九会从你嘴里脱口而出。
这就是《最囧游戏》的魅力所在。它从来不跟你玩硬核的逻辑推理,也不考验你惊人的手速。它玩的,是心理战,是认知陷阱。它给你一个看似熟悉无比的场景,让你用最熟悉的方法去解决,然后,在你撞得头破血流的时候,轻飘飘地告诉你:“嘿,哥们儿,路走窄了。”
这只藏起来的羊,就像我们生活里遇到的很多难题。我们习惯于在已知的框架里寻找答案,反复审视那些摆在明面上的条件,却忘了去想,会不会有一些条件,是被隐藏起来的?会不会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于“观察”,而在于“动手”?
我们总想着“find”,却忘了“move”。
所以,恭喜你,通过了这令人头秃的第11关。你不仅是过了一关游戏,更是完成了一次小小的思维拉伸。记住这种感觉,这种跳出盒子思考的感觉。因为,相信我,接下来的关卡,只会比这只羊更加离谱,更加不讲武德。
准备好迎接下一轮的脑洞风暴了吗?别担心,卡关了,再回来找我。毕竟,在被游戏“囧”到这件事上,我们是永远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