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狂好几天?最囧游戏第二十关攻略那个让人想摔手机的答案,居然这么简单?
说真的,有时候我特别怀念那个手机游戏还很“单纯”的年代。不是说画面有多牛,剧情有多宏大,而是那种,嗯,纯粹为了“搞你一下”而存在的游戏。最囧游戏,就是那个时代的王者,一个能让你智商和血压反复横跳的存在。而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就突然想起了那个让我卡了整整一个下午的——第二十关。
你是不是也来了?被它困住了,对吧?我懂。我太懂了。
那个界面,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简单到简陋的火柴人,背景白得晃眼,屏幕中间一行大字:“点击进入下一关”。底下,孤零零一个按钮,上面也写着“下一关”。
这不就是送分题吗?当时的我想。
然后,我天真地伸出了我的手指。
点击那个按钮。一次,两次,十次……没反应。火柴人就那么呆呆地站着,仿佛在嘲笑我的徒劳。
行,常规操作不行,那就来点非常规的。这是《最囧游戏》的“尿性”,我懂。
我开始了我那堪称“赛博降神”一般的操作。
疯狂摇晃手机?试了。我感觉我的手机都要被我摇出脑震荡了,屏幕里的火柴人连根毛都没动。
把手机倒置?也试了。除了让我的颈椎有点不舒服,毫无作用。
两个手指同时按?三个?我甚至用上了我能动用的所有手指,把屏幕戳得跟筛子似的。结果呢?寂静,是今晚的康桥。
难道是组合技?先按住按钮,再摇晃手机,同时对着麦克风大喊“芝麻开门”?别笑,我真这么干了。我室友当时看我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提前进入康复中心的未来病友。
我把那个按钮从左拖到右,从上拖到下,试图把它拖出屏幕,拖进异次元。我甚至尝试去拖动那个火柴人,想看看他身上是不是藏着什么机关。我还把屏幕亮度调到最亮,再调到最暗,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隐藏的图案。
两个小时过去了。
我开始怀疑人生。
这关的设计者,到底经历过什么?是不是对“下一关”这三个字有什么心理阴影?还是说,这根本就是个Bug,一个无法通过的死局,一个对玩家精神世界的无情摧残?
就在我准备放弃,卸载游戏,然后给它打个一星差评并附上一篇千字小作文控诉其反人类设计的时候,我的视线,鬼使神差地,又一次落在了屏幕最上方的那行字上。
“点击进入下一关”。
这行字,从始至终,它就在那里。像一个冷漠的旁白,叙述着一个我无法参与的故事。它不是按钮,它没有边框,它只是……一行字。
玩这种游戏,你得换个脑子。你不能用正常人的逻辑去思考。它的逻辑是建立在“开发者觉得怎么好玩”之上的,而开发者的快乐,往往就是建立在我们的痛苦之上的。
所以,这个游戏的一切元素,都可能是陷阱,也可能……是答案。
那行字,会不会……
我的心里冒出一个荒谬绝伦但又似乎无比合理的想法。
我的手指,带着一丝颤抖,像第一次去触碰什么神圣的开关一样,缓缓地,移向了屏幕上方,落在了那行普普通通的,毫无任何交互提示的,黑色的,“点击进入下一关”的文字上。
然后,我按了下去。
不是点击,是按住。死死地按住。
就是这个动作,这个被我们忽略了无数次的、最不可能的操作。
屏幕一闪。
“恭喜过关!”
……
那一瞬间,我没有通关的喜悦。真的。
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大概持续了三秒钟。
紧接着,是一种哭笑不得、想骂人又觉得是自己傻的情绪,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我对着手机屏幕,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笑声,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这才是《最囧游戏》的精髓啊!
它根本不是在考验你的智商或者操作,它在考验你的“不相信”。你不相信提示会这么直白,不相信答案会藏在问题里,不相信一个看起来只是“说明文字”的东西,居然才是真正的“按钮”。它利用了我们玩游戏以来形成的所有思维定式,然后用最简单、最无赖的方式,给了我们当头一棒。
所以,这篇所谓的攻略,其实核心就一句话:
别信那个看起来像按钮的按钮,去长按问题描述里的“下一关”那三个字!
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到让人发指。
现在回想起来,那份被一个像素小游戏耍得团团转的挫败感,和最终恍然大悟的爆笑,依然是我记忆里闪闪发光的一部分。它比现在很多氪金抽卡、上班打卡的“大作”带给我的情绪冲击要真实、要猛烈得多。
它告诉我们,有时候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把复杂的事情想得更复杂,而是跳出那个画地为牢的“框”,看看那些被你当成背景板的东西。生活里,不也到处是这样的“第二十关”吗?
好了,不感慨了。如果你还在那一关抓耳挠腮,快去试试吧。然后,准备好迎接那一阵混杂着释然、恼怒和狂笑的奇妙体验。相信我,这感觉,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