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在把《逆转攻略游戏》当爽剧看?醒醒,这分明是一场献给普通人的残酷寓言!
这名字,听着就一股子工业糖精味儿,什么“逆转”,什么“攻略”,不就是那种主角一路开挂,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把所有男男女女迷得神魂颠倒,最后走上人生巅峰的套路吗?尤其是在又一个加班到灵魂出窍的深夜,我需要的就是这种不用动脑子的电子榨菜,让多巴胺直接糊在脸上,暂时忘掉现实里那些一地鸡毛的破事儿。
开头几集,也确实是这么个味道。女主角,一个平平无奇的社畜,突然被卷入一场设定诡异的“游戏”,任务就是攻略几个遥不可及的顶层精英。好家伙,金手指开得比我脑门都亮,信息差、读心术(虽然是阉割版的)、各种巧合buff叠满,看着她从一个任人拿捏的小透明,一步步把那些眼高于顶的天之骄子玩弄于股掌之间,那感觉……怎么说呢,确实爽,非常爽。就像三伏天猛灌一瓶冰可乐,从天灵盖爽到脚后跟。
弹幕里满屏的“爽歪歪”、“姐姐好飒”、“搞快点,下一个!”,我也跟着傻乐。可追到十几集,味儿就不对了。
那股子爽劲儿,开始变得有点……膈应人。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就像吃一块齁甜的奶油蛋糕,第一口是天堂,吃到最后,满嘴只剩下油腻的甜和挥之不去的空虚感。《逆转攻略游戏》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当女主角又一次利用精湛的演技和信息优势,成功“攻略”下一个目标,我非但没有感到任何喜悦,反而心脏咯噔一下,屏幕那层冷光照得我浑身发毛。
我突然意识到,我们都被“攻略游戏”这个词骗了。这剧的内核,根本不是什么大女主逆袭的爽文。它扒开那层华丽的、充满幻想色彩的外衣,底下藏着的,是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最血淋淋的嘲讽和警示。
你以为女主角是玩家?别逗了。从她踏入游戏的那一刻起,她就是最高级的猎物。她所谓的“攻略”,不是主动出击,而是被动地、拼尽全力地去迎合规则,迎合那些“目标人物”的癖好、弱点和欲望。她要变成他们喜欢的样子,说他们想听的话,做他们期待的事。她像一个最优秀的演员,在名为“人生”的舞台上,为几个特定的观众表演一出名为“完美爱人”的独角戏。
她赢了吗?从结果上看,是的,她把那些男人耍得团团转,获得了金钱、地位,完成了所谓的“逆转”。
可代价呢?
她的每一次胜利,都以牺牲一部分“自我”为代价。第一次,她牺牲的是自己的坦诚;第二次,她牺牲的是自己的同理心;再往后,她连愤怒、悲伤这种基本情绪都要小心翼翼地打包藏好,生怕流露出一点不符合“人设”的痕迹。她越来越像一个精密的仪器,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完美,可那双眼睛,却越来越空洞,像一潭死水。
这才是这部剧最让人脊背发凉的地方。它用一个极端的故事告诉你:看,这就是你们想要的“攻略”。想要走捷径?想要搞定一切?可以啊,拿最宝贵的你自己来换。
剧里有一个配角,一个同样被卷入游戏的女孩,她选择了硬刚,她拒绝表演,结果呢?被撞得头破血流,早早出局。弹幕里一堆人骂她“蠢”、“拎不清”,可我看着她,却像看到了无数个在现实里挣扎的我们。那个因为不愿意在酒桌上说奉承话而被穿小鞋的实习生,那个因为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而跟甲方吵得不可开交的设计师,那个因为看不惯办公室政治而选择裸辞的普通职员……我们不就是那个“拎不清”的女孩吗?
我们总以为,只要掌握了某种“攻略”,学会了某些“话术”,就能在情场、职场上无往不利。市面上那些教你“如何拿捏人心”、“三句话让他为你XXX”的课程卖得盆满钵满,不就是利用了我们这种走捷径的幻想吗?
《逆转攻略游戏》这部剧,就像一个巴掌,狠狠扇在所有抱着这种幻想的人脸上。它告诉你,所谓的“攻略”,本质上是一场自我物化和异化的过程。你以为你在攻略别人,其实是规则和欲望在攻略你。你一步步放弃原则,磨平棱角,最终变成了那个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面目模糊的样子,只为了换取别人手里的那一点点资源和认可。
这样的“逆转”,你真的想要吗?
所以,别再把《逆转攻略游戏》当成什么下饭爽剧了。它根本不是写给天才的成功学,而是一面镜子,一则献给我们每个在现实泥潭里摸爬滚打的普通人的残酷寓言。它逼着你去思考:在这场无法存档、不能重来的人生游戏里,当你发现唯一的“攻略”就是放弃自我时,你,是选择玩下去,还是勇敢地按下那个写着“退出游戏”的按钮?
我不知道答案。或许,这部剧本身也没有给我们答案。它只是把那个血淋淋的选择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这后劲儿,比什么工业糖精都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