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下棋游戏攻略

游戏攻略1周前发布 Rowan
2 0

新手爸妈必看!《儿童下棋游戏攻略》:告别枯燥,让娃爱上智力对决的秘密武器,你家也有!

哎,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这辈子最“硬核”的挑战,不是当年熬夜写毕业论文,也不是职场上那些明枪暗箭,而是怎么把我家里那个皮猴子,从iPad屏幕前拽下来,让他对着一盘黑白分明的棋子,能坐得住,还能乐在其中。这简直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家庭战争!不过,好在我这人有点儿“轴”,加上自己从小也爱捣鼓两下棋盘,于是乎,一番摸索下来,也算是小有心得。今天,我就把这些个“血泪教训”和“独家秘笈”,一股脑儿地掏出来,给那些跟我一样,正为《儿童下棋游戏攻略》头疼的爸妈们,支棱支棱。

别跟我提什么三岁开蒙、六岁背谱,那都是扯淡!至少对我家那口子来说,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只会适得其反,让他把棋盘当成洪水猛兽。我的经验是,想让孩子爱上棋,你得先让他觉得“好玩儿”,而不是“好难”。这跟我们大人玩游戏一个道理,如果一开始就难度系数拉满,谁还会有兴趣?

第一招:别着急教规则,先讲故事,先“勾引”他!

还记得我第一次把象棋摆在他面前,他那小眼神儿,简直写满了“这是什么玩意儿,比我的奥特曼卡牌还无聊!”那时候,我没急着解释“马走日,象走田”,而是蹲下来,指着棋盘,给他讲故事。我说:“你看,这是帅,他是将军,要保护好自己;这是士,是将军的贴身保镖;这是马,跑得可快了,能跳过小河……”我把每一个棋子都赋予了生命和个性,就像给他介绍他的新玩具一样。兵,就是那些冲锋陷阵的小战士,英勇得很,但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因为他们心里只有胜利!

孩子们的想象力啊,那可是宇宙级的。你把棋子说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角色,棋盘瞬间就成了他们的“小剧场”。他会好奇,会触摸,会问这问那。等到他觉得这些“小人儿”可爱了、有趣了,你再顺势把它们各自的“行动规则”偷偷地塞进去,他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那时候,规则不再是冰冷的条款,而是这些小英雄们“行走江湖”的本事。

第二招: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感”和“成就感”!

这一点,真是我亲身经历的。一开始,我总想着“让他赢一把,他就有信心了”,结果,我故意下臭棋,他反倒觉得没意思。小家伙精得很,他能感觉出来你是在放水。后来我发现,与其刻意地让他赢,不如让他“努力赢”或者“努力输”。

我的做法是,一开始只教他一些最基本的走法,比如怎么走马、走炮。然后,我们不完整地对弈,而是玩一些“残局小游戏”。比如,我把几个车、马、炮摆在一个角落,让他用这些棋子吃掉我一个孤零零的士。他可能需要尝试好几次,但每次他成功吃掉,我都会夸张地惊呼:“哇,你这招太厉害了!我都没看到你是怎么做到的!”那种发自内心的赞赏,比他赢下我一整盘棋来得更有价值。他的小脸蛋儿会涨得通红,眼睛亮晶晶的,那种成就感,你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有时候,他即使输了,只要他尽力了,只要他思考了,我也会给他大大的拥抱和鼓励。“没关系,你看,你刚才这步棋,如果再往这边挪一点点,就能吃掉我的车了!下次试试看?”我会跟他一起复盘,不是指责,而是引导。让他知道,输了没关系,从失败中学习,这才是棋道的真谛。

第三招:时间别太长,频率高一点,保持新鲜感!

小朋友的专注力,就跟那夏天的冰棍儿一样,化得飞快。你指望他一口气坐那儿跟我杀个天昏地暗?想都别想!刚开始,我们每次下棋的时间,短到你可能都觉得有点儿好笑。五分钟、十分钟,顶多十五分钟,他一表现出疲态,立马收摊儿。别恋战!

但是,你可以把这个“短平快”的节奏,穿插到日常生活中。吃完饭的间隙,睡前的小游戏,甚至周末的“家庭挑战赛”。这样一来,棋就不会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随时可以拿出来玩儿的趣味活动。而且,时不时地换换花样,比如今天玩象棋,明天玩跳棋,后天来一盘五子棋,甚至用乐高搭一个简易的“国际象棋盘”,都能让他对“棋类游戏”保持新鲜感和探索欲。

第四招:学会“示弱”,但也别“放纵”!

这中间的平衡点,真的非常考验咱们当爹妈的智慧。我说的“示弱”,不是让你故意输给他,而是偶尔让他看到你的“困境”。比如,我会皱着眉头,故作沉思,然后轻轻叹口气说:“哎呀,这步棋可真难走啊,爸爸快被你逼到绝境了!”他看到我“头疼”的样子,会特别有成就感,觉得他真的把我难住了。

但“示弱”不等于“放纵”。当他出现一些非常明显的失误,或者完全没有思考就随意下棋的时候,我不会立即阻止他,而是让他走完,然后问他:“你觉得这步棋怎么样?有什么后果呢?”让他自己去思考,去发现问题。甚至,他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随意而付出代价,比如被我吃掉一个大子。这时候,他会明显表现出懊恼,但这种“懊恼”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从错误中学习,从挫折中汲取经验,这才是下棋真正教会他的东西。

第五招:环境很重要,氛围更重要!

棋盘摆在哪儿?电视机关了吗?有没有其他干扰?这些小细节,其实都影响着孩子是否能静下心来。我的习惯是,找个安静的角落,把手机放在一边,关掉电视,只留一盏柔和的灯光。然后,放点轻柔的音乐,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放,就我们两个人,静静地面对棋盘。

最关键的,是氛围。我们下棋的时候,我不会板着脸,也不会过度严肃。我会时不时地跟他开玩笑,比如:“咦,你这匹马是不是吃了兴奋剂,跑得这么快?”或者“小心点啊,我的兵可是个小刺客!”让整个过程充满轻松和乐趣。下棋,对我来说,不只是教他智力游戏,更是我们父子之间高质量的陪伴时光。看着他小小的手指在棋盘上移动,专注的眼神,偶尔露出狡黠的笑容,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最后,送你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别着急,慢慢来,把棋盘当成“玩伴”,而不是“考场”。

教育孩子下棋,不是为了让他成为下一个棋王,也不是为了在亲戚朋友面前炫耀“我家娃多聪明”。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培养他的专注力、逻辑思维、抗挫折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些能力,比他在棋盘上赢了多少盘棋,重要得多。

所以,放轻松点,把那些所谓的“标准教程”暂时放到一边。坐在孩子旁边,陪他一起探索棋盘上的奥秘。你可能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你在教他下棋,他也在用他那份纯粹和好奇,教会你如何享受当下,如何慢下来,如何用一颗童心去感知这个世界。

好了,我的“儿童下棋游戏攻略”到此告一段落。希望这些碎碎念,能给你一些启发。如果你的娃也爱上了下棋,别忘了告诉我,咱们一起交流,一起进步!毕竟,养娃这条路,我们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版权声明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