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往室攻略

游戏攻略1周前发布 Rowan
2 0

《游戏往室攻略》:别信那面镜子!通关后我才懂的8个心寒细节,新手必看!

我跟你说,那扇门,我前前后后推了三次。第一次,什么都没有,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走廊,旧得掉渣,墙皮都翻起来了,空气里一股子霉味。第二次,门后是我妈在厨房的背影,她在哼着我小时候的歌谣,切菜的声音,笃,笃,笃,特别真实,我差点就喊出声了。但我忍住了。直觉,玩这种游戏你得信直觉。然后,我关上门,再打开,第三次。门后站着的,不是我妈,也不是什么怪物,就是一个穿着一模一样衣服的“我”。他面无表情地看着我,然后,笑了。那个笑,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往室》这游戏,真不是让你来找什么钥匙开什么锁的。别被骗了。网上那些所谓的速通攻略,说白了,就是教你怎么“逃跑”,而不是“通关”。他们压根儿就没懂这游戏到底想干嘛。这游戏的核心,就是一个巨大的心理陷阱,开发者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他把我们记忆里最温暖的东西,全都拿来当了刀子。

首当其冲,就是镜子。记住我这句话,游戏里所有的镜子,都不要信。那不是镜子,那是深渊。你站过去,照出来的不是你,是你内心最恐惧的东西。你怕被抛弃,镜子里就是空无一人的房间;你怕考试挂科,镜子里就是布满红叉的卷子。最狠的是,你盯着它看得越久,它就越真实,甚至会开始和你互动。我见过一个哥们儿,在论坛里说他对着镜子看了五分钟,结果镜子里的“他”直接伸手掐住了他的脖子,然后……游戏就崩溃了。这不是bug,朋友,这是警告。这游戏在告诉你:别回头看,也别审视自己。

还有声音。这游戏的声音设计简直绝了,但也太坑爹了。楼上弹珠掉地的声音,隔壁女人的哭声,收音机里断断续续的播报……你以为是烘托气氛的?错!全是线索,但一半是假的。我曾经为了那个女人的哭声,在二楼转了整整三个小时,把墙都快舔干净了,结果发现,那哭声是从我自己房间的旧录音机里发出来的。而真正重要的线索,比如某个抽屉里藏着日记本,它的提示音,可能就是窗外微不可闻的一声风铃。你得学会过滤,把那些尖叫、哭喊当成背景噪音,去听那些几乎不存在的声音。这玩意儿,考验的不是你胆子大不大,是你心静不静。

聊聊那个最经典的“家庭相册”谜题吧。几乎所有人都卡在这儿。相册里照片顺序乱了,让你重新排列,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故事。你是不是也傻乎乎地把全家福放第一张,把吵架的照片藏到最后?然后呢?门开了,你走进一个无限循环的走廊,游戏GG。我卡在这儿两天,直到我放弃了所谓的“正常逻辑”。我试着把那张父亲脸部被涂黑的照片放在了最中间,把那张母亲撕碎后又粘起来的信放在了全家福的旁边。我把所有的“不和谐”全都摆在了台面上。然后,你猜怎么着?墙上裂开了一道缝,那才是真正的出路。这游戏不是让你粉饰太平的,它是逼着你,去直面那些被藏起来的、血淋淋的真相。

物品管理也一样,别当成生化危机玩。你以为那些旧玩具、旧书信、旧磁带是宝贝?是,也不是。它们是记忆的碎片,能帮你拼凑故事。但你拿得越多,你的“负重”就越高。这个“负重”不是数字,是一种感觉。你走得会越来越慢,视野会越来越模糊,那个如影随形的“东西”会离你越来越近。你必须学会取舍。在每个房间的尽头,都有个焚化炉,你得选择一样东西烧掉,才能继续前进。烧掉什么?不是没用的东西,恰恰相反,你得烧掉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叫“放下”。你不放下过去,过去就会把你拖垮。残忍吗?太残忍了。但这就是规则。

还有些小细节,你可能根本没注意过。
1. 墙上的日历,永远停在4月4号。不是bug。
2. 你偶尔用眼角余光看到的黑影,也不是幻觉。别猛地回头,假装没看见,它就不会过来。
3. 小孩房间里的那个日记本,每次你进去,里面的字迹都会变得更潦草、更疯狂一点。最后,会变成一团乱码。
4. 所谓的“安全屋”,就是那个有留声机的房间,你待久了会发现,音乐的调子会一点点跑偏,变得诡异起来。根本没有绝对的安全。

通关的那一刻,我没有半点喜悦。我只是站在那间终于恢复了正常的“往室”里,看着窗外的阳光,觉得特别不真实。我好像明白了,这游戏根本不是逃离一个闹鬼的屋子。它是让你走进自己内心的废墟,亲手把那些不愿面对的记忆碎片,一块一块捡起来,再一块一块地……扔进火里。

所以,这篇所谓的《游戏往室攻略》,其实不是教你怎么赢,是教你怎么输,怎么输得明白。你走出去了吗?还是说,你只是找到了一个,看起来更像出口的入口?去玩吧,去那间屋子里坐坐。但记住我的话,别信那面镜子。千万别。

© 版权声明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