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儿子游戏攻略

游戏攻略1小时前发布 Rowan
0 0

新手爸爸必看!《爸爸儿子游戏攻略》:深度解锁亲子关系,让孩子爱上你!

哎哟喂,我说真的,当爸爸这事儿,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尤其是跟家里那个小男子汉,刚开始那几年,我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看着他,小小的,肉嘟嘟的,心里头是爱得不行不行的,可一到想跟他“玩”的时候,就懵了。总觉得,嗯,我们爷俩儿之间,总隔着点什么,不是那种,你知道吗,心照不宣的默契。我这人吧,向来不爱讲大道理,更不爱那些个“亲子教育”的套话,可为了跟那小子“打成一片”,我真是绞尽脑汁,后来才发现,嗨,原来那些个枯燥的亲子课,哪儿有“游戏”来得痛快、来得直接?

这套《爸爸儿子游戏攻略》,与其说是攻略,不如说是我们爷俩儿一路摸爬滚打出来的“生存法则”。不光是玩儿,更是玩儿出感情,玩儿出默契,玩儿出那种“老爸你真棒”的眼神。我不是什么育儿专家,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爸,跟你我一样,也曾为了怎么陪儿子犯愁。但现在,我可以拍着胸脯告诉你,游戏,真是我们这些当爸的,拉近跟儿子距离的“终极武器”,没有之一!

第一招:别光说不练,身体力行才是王道

我这人以前,就爱窝在沙发上看球赛,嘴里时不时吼两句“跑啊!射门啊!”可你看,我家那小子,就跟我身边转来转去,一脸“你看我干嘛”的表情。有一次,电视里放着足球,他抱了个小皮球,在客厅里笨手笨脚地踢。我随口说了句:“哎,你这踢得不对,得这样,脚背绷直!”结果他抬头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儿,简直了,分明是说:“那你倒是下来教我啊!”

那一刻我心里咯噔一下,是啊,我光说不练,哪儿来的说服力?索性关了电视,换上运动鞋,带着他去了小区草坪。从最简单的颠球、传球开始,我蹲下身子,手把手地教他。别看就这么几个动作,可真踢起来,你才能体会到那种身体碰撞,那种汗水淋漓的畅快。他摔倒了,爬起来,拍拍屁股继续,我再旁边给他鼓劲儿。就那么一个下午,那小子额头上都是汗,可脸上笑得比谁都灿烂,嘴里一直喊着:“爸爸,我们再来一次!”

你看,户外运动类游戏,真是个宝。比如带着他去爬山,那不是爬山,那是探险。找找路边的小昆虫,看看高处的风景,甚至就地取材,用树枝搭个小窝。这不光锻炼身体,更是教会他观察世界,克服困难。又或者,简单的捉迷藏、老鹰捉小鸡,别觉得幼稚,你把身段放下来,豁出去陪他一起疯,那小子会觉得你是他最好的玩伴,而不是一个只会板着脸说“不可以”的“老古板”。

第二招:告别“家长式”指导,让他在游戏中当“主角”

我家儿子特别爱玩乐高。以前我总觉得,搭个房子嘛,多简单,就按说明书来呗。可那小子不,他每次都天马行空,搭出来的东西奇形怪状。我呢,就忍不住要“指导”:“哎,你这门儿怎么搭反了?这里应该用这个零件啊!”结果就是,他每次都搭到一半就甩手不干了,要不就嘟囔一句:“爸爸你别管我!”

后来我学乖了,我发现,玩乐高这种创造性游戏,重点根本不在于“搭出来什么”,而在于“他搭的过程”。我就坐在他旁边,不说话,就看他怎么捣鼓。他遇到难题了,自己想办法,搭错了,自己拆了重来。偶尔他会问我:“爸爸,这个零件怎么用?”我就说:“嗯,你觉得它像什么?能搭出什么?”引导他自己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

更绝的是,有时候我还会装作“求助”:“哎呀,爸爸这艘宇宙飞船卡壳了,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他一听,眼睛都亮了,立刻化身“小专家”,给我出谋划策,指挥我怎么拼。那一刻,他不再是一个需要我教的小屁孩,他成了我的“小导师”,那种被信任、被需要的感觉,让他无比自豪。而我呢,乐得装傻充愣,看着他眉飞色舞地指导我,心里别提多美了。

这类游戏还有很多,比如一起画画,他画他的小怪兽,我画我的大老虎,谁也不干涉谁。又或者,一起讲故事,你一句我一句,天马行空地编。甚至是厨房里一起做个小点心,让他负责搅拌,我负责监督。记住,玩这些,要放下你的“家长权威”,让他当主角,让他主导,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充满创造力的他。

第三招:屏幕不是洪水猛兽,关键在于怎么“玩”

我知道,说起游戏,很多家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电子游戏”,然后就是各种皱眉、摇头、警惕。这我懂,我一开始也是。我家那小子也是个小网瘾少年,一上手柄就恨不得长在上面。我以前的态度就是“断、绝、离”,强制没收,结果他跟我怄气,甚至躲起来偷偷玩,父子关系一度剑拔弩张。

后来我琢磨过味儿来了,堵不如疏,关键在于“参与”和“引导”。我开始主动了解他玩的游戏,什么《我的世界》、《植物大战僵尸》,甚至《王者荣耀》。你别说,这一了解,还真发现了新大陆。

比如《我的世界》,这哪里是打打杀杀?分明是极致的虚拟建造类游戏!我让他教我怎么“生存”,怎么搭房子,怎么挖矿。他简直是兴奋坏了,从“小白玩家”瞬间变身“大神导师”,一步步教我。我们爷俩儿一块儿设计蓝图,一块儿收集材料,一块儿对抗“僵尸”。那几天,家里充满了“爸爸,咱们今晚要把这个城堡盖好!”的口号。这比我逼着他去上什么兴趣班,效果好得不知道多少倍!

玩《植物大战僵尸》这种策略塔防类游戏,我就跟他一块儿研究布阵,分析哪个植物克制哪个僵尸。这不是在玩游戏,这是在教他策略思维、资源分配啊!甚至玩一些竞技类的游戏,我也不再是站在旁边说“不许玩”,而是主动加入,跟他组队。输了,我们一块儿分析为什么输;赢了,我们击掌庆祝。过程中我还会故意“失误”一下,让他来救我,他那个成就感啊,简直爆棚!

当然,这不代表放任他无限制地玩。我跟他也定下了“游戏规则”:比如周末才能玩,每次不超过一小时,而且必须是跟我一起玩。这不光培养他的自律性,更重要的是,让他觉得,玩游戏,不是他一个人的“秘密”,而是我们爷俩儿共同的“乐事”。当他知道你会跟他一起分享,而且还会玩得比他“笨”一点,需要他“帮助”的时候,他哪儿还有心思跟你对着干?

第四招:别怕输,别怕糗,甚至要学会“示弱”

我以前这人吧,要面子。跟儿子玩什么都想赢,毕竟是大人嘛,怎么能输给小孩子呢?结果有一次玩跳棋,我连着赢了他好几局,他小脸儿一板,眼眶都红了,扭头就跑了。我这才意识到,我赢了,可我把他的“游戏乐趣”和“参与感”全赢走了。

从那以后,我学着“输”。不是那种一眼就看穿的“放水”,而是那种,嗯,你懂的,偶尔出个“昏招”,让他有机会反败为胜。看着他因为赢了我而兴奋地跳起来,那种纯粹的快乐,比我赢一百次都让我开心。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示弱”,甚至“犯糗”。比如玩拼图,我故意把一块明显不符的拼图往一块儿硬塞,然后一脸“苦恼”地问:“哎呀,爸爸怎么拼不对啊?小聪明,你来帮爸爸看看?”他会立刻凑过来,指出我的“错误”,然后自信满满地把正确的拼图放上去。那一刻,他在我面前,不再是弱小的儿子,他更像是一个小老师,一个小英雄。

玩游戏,不就是图个乐子嘛?别把那些大人的功利心带进去。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一起玩的过程,是那些笑声,那些偶尔的争执,那些共同的努力。这些,才是未来他回忆起童年时,最珍贵的回忆。

游戏,是连接父子的“彩虹桥”

说到底,这套《爸爸儿子游戏攻略》里,真正的主角不是游戏本身,而是我们这些当爸爸的,那颗愿意放下身段、走进孩子世界的心。游戏,它只是那座桥,那座能让我们爷俩儿跨越代沟,心贴得更近的彩虹桥。

你可能会说,我工作那么忙,哪儿有时间?我告诉你,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每天十分钟,周末一小时,贵在坚持,贵在用心。你不用去买多贵的玩具,不用去报多贵的兴趣班,一个球、一套乐高、甚至就是几张纸、几支笔,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去感受他的快乐,去倾听他的声音,去发现他的闪光点,那小子就会把你当成他最亲密的伙伴。

别再当那个只会坐在旁边指挥的“教官”了,也别当那个只会玩手机的“隐形人”了。穿上你的运动鞋,拿起他的手柄,甚至拿起他的画笔,去跟他一起疯,一起笑,一起闯关,一起创造。你会发现,那些你曾经觉得棘手的父子关系,那些你曾经以为遥远的亲子距离,就这么一点点被融化,被拉近。

就像我家那小子,现在一放学,最爱问的不是“妈妈,我吃什么”,而是“爸爸,我们今晚玩什么?”那一句简单的询问,里面包含的,是我用无数次游戏换来的信任和爱。你瞧,这不比什么都强吗?赶紧的,别愣着了,这游戏人生啊,得咱爷俩儿一起闯!

© 版权声明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