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团灭了,是吧?我就知道。

游戏攻略7小时前发布 Rowan
0 0

2024版《深海逃生游戏攻略》:别再当海底捞了!大神带你从零下潜,活着回来就靠这篇!

看你们在直播里,一个个跟下饺子似的往“利维坦”嘴里送,我这血压蹭蹭地往上冒。讲真,这游戏叫《深海逃生》,不是《深海自助餐》,能不能对自己好点?官方那新手教程写得跟说明书一样,干巴巴的,能教你啥?教你怎么死得更快吗?

算了,看不下去了。今天我,一个在“阿尔法-7”号深海基地里死了不下三百次、也成功逃出来上百次的老油条,就给你们这些萌新好好上一课。别记笔记,把这些话给我刻在脑子里。因为在深海,你没时间翻小本本。

第一条,也是最要命的一条:你的耳朵,比你的眼睛管用一万倍。

这游戏,你完全可以当个音游玩。真的,不开玩笑。开发组那帮孙子,绝对是把经费全砸在音效上了。潜艇外壳被水压挤压时那种“咯吱…咯吱…”的呻吟,管道里传来不知名生物爬行的“窸窸窣窣”,还有远处那一声若有若无的低吼……这些,全是信号。

戴上你最好的耳机!求你了!我上次带的那队新人,就有个哥们用手机外放,我真想顺着网线过去把他天灵盖拧开。他听不见通风管里“爬行者”那标志性的、像指甲刮黑板的声音,大摇大摆从正下方走过去。结果呢?我们甚至都没来得及回头,就听到一声短暂的尖叫和被拖拽的血肉模糊声。屏幕右上角,他的ID灰了。

记住,脚步声是催命符。别学动作电影里那样瞎跑!在这鬼地方,除非你屁股后面已经跟了个不吃素的大家伙,否则永远给我用静步走。特别是经过那些有金属网格的地板,你跑起来那动静,跟敲锣打鼓没区别,简直就是在广播:“嘿!这儿有新鲜的活人,快来吃啊!”

氧气,那不是血条,是你的理智条。

我知道,看着氧气表往下掉,是个人都慌。但你越慌,呼吸越急促,氧气掉得越快。这游戏的设定就是这么贱。当你氧气低于20%,你的屏幕边缘会开始变暗,视野收窄,还会听到自己“呼哧呼哧”的心跳和喘息声。这种时候,人的判断力会直线下降。我见过太多人因为氧气焦虑,慌不择路地冲进一个死胡同,或者直接撞上“低语者”的怀里。

所以,怎么管氧气?
首先,别当仓鼠。氧气瓶是共享资源,不是你一个人的宝贝。看到队友氧气见底了,把你的分他一半。一个活着的菜鸟,至少还能帮你挡一下,一个憋死的队友,除了占个格子,屁用没有。团队,懂吗?团队!
其次,规划路线。别没头苍蝇似的乱撞。每次去一个新的区域前,先在安全的地方(如果存在的话)规划好,哪儿有氧气补充站,哪条路最近。最忌讳的就是在黑暗里迷路,那你的氧气掉的就不是数字了,是命。

那些破铜烂铁,你得玩出花儿来。
教程告诉你,信号枪是用来照明和标记的。放屁!
那玩意儿,是你的“滚开”按钮。在漆黑的走廊里,突然跟“深潜者”脸贴脸了怎么办?别犹豫,掏出信号枪,对着它那张丑脸就是一发!那玩意儿怕强光,能让它僵直个两三秒。两三秒,兄弟,够你完成一个战术后仰,然后玩命地跑了。

还有焊枪。修东西?那是它的本职工作,但不是它唯一的价值。当你被复数的怪物追赶,身后又恰好有扇可以关闭的铁门时,怎么办?一个人顶住门,另一个人拿出焊枪,直接把门缝给我焊死!这能给你争取到宝贵的几十秒,甚至一分多钟。虽然最后门还是会被撞开,但这点时间,足够你们找到下一个喘息点了。这叫临场应变,学校里可不教这个。

认识一下你的“邻居们”,别死得不明不白。

这游戏里的怪物,你别总想着硬刚,你那把小破刀除了撬罐头,基本没用。你得了解它们的习性,跟它们“斗智斗勇”。

  • “低语者”:这东西没眼睛,纯靠听。它在附近时,你会听到很轻微的、像有人在你耳边说悄悄话的声音。这时候,关掉你所有的光源!手电筒、头灯,统统关掉!然后蹲下,别动。等那声音远去了再动。任何光和大的声响都会把它引过来,然后……一口,干净利落。
  • “爬行者”:通风管里的噩梦。这家伙速度极快,喜欢从天而降。你唯一能预判它的方法,就是听通风管里的动静。所以,永远别在通风口下面长时间停留。需要路过时,冲过去,别回头。
  • “利维坦”:好吧,这大家伙。你听不到它的声音,但你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当它在潜艇外游弋时,整个场景都会轻微震动,水杯里的水会晃。这时候,所有人都得停下手里一切的活,找掩体,别发出任何声音,也别开手电。等震动停了,再继续。任何试图挑衅它的行为,比如用声呐去ping它,结果只有一个——Game Over。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行了,能说的就这么多。剩下的,你们自己下去用命去学吧。
最后再唠叨一句:在这不见天日的鬼地方,没有个人英雄主义。能活下来的,往往都是最“怂”的那个。懂得什么时候该躲,什么时候该放弃队友(是的,有时候你必须这么做),什么时候该把唯一的氧气瓶给那个技术最好的家伙。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别让我回头在殉难者纪念墙上,看到你们的ID。

那太逊了。

© 版权声明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