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王游戏攻略》:我是如何在尼罗河畔一步步筑梦,从小白变骨灰级玩家的!
说实话,当初点开《法老王》这游戏,我脑子里全是“古埃及”、“金字塔”、“木乃伊”这些高大上的画面,结果进去一看,嚯!全是盖房子、修水道、喂饱子民的琐碎事儿,差点没把我劝退。但就像我那总是跟我较劲的邻居老王说的一样,“玩游戏嘛,就是要挑战!”,我这股子犟劲儿就被勾起来了。这不,一头扎进去,从开始的啥都搞不懂,到现在能把卡鲁纳神庙修得跟自带BGM一样响亮,说起来,也是一段血泪史加“脑洞大开”史。
首先得说说这游戏最让人头秃的“民生”问题。一开始,我总觉得只要房子盖得够多,子民就能蹦蹦跳跳地过日子。结果呢?饥荒、瘟疫、暴乱,跟过家家似的。后来我才琢磨出来,这游戏,说白了就是个“供应链管理+城市规划+一点点魔法”的缝合怪。你得管人家吃啥,穿啥,住哪儿,还得顾着他们有没有乐子,有没有信仰。我记得有一次,我辛辛苦苦把一座小城建得有模有样,结果因为没给他们修足够多的酒馆,他们就开始抱怨,然后……然后我就看着我的子民们因为缺那点儿酒精而引发了全国性的小规模暴动,简直离谱!所以,我的第一个忠告就是:别光顾着宏伟建筑,也得把基础的民生给抓牢了。 吃的、穿的、用的,供应链一条龙得顺畅。别像我一样,一开始就想着给我自己盖个豪华宫殿,结果子民们还在喝泥水。
说起来,这游戏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绝对是那些个神祇。刚开始我以为他们就是摆设,供着也就完了。结果我发现,这帮神,那是真能“显灵”的!你惹毛了某个神,他直接给你来个天灾,洪水、沙尘暴,应有尽有,而且还专门挑你最忙的时候来。反之,你把某个神伺候好了,他高兴了,不仅能保佑你收成好,还能给你点儿“小恩小惠”,比如直接给你的建筑升级了,或者驱散了你城市里的瘟疫。我试过把阿努比斯伺候得服服帖帖,结果那段时间,我的墓地(对,你没听错,这游戏里你还得建墓地!)跟不要钱似的,子民们排着队往里进,反而城里人口不降反升,气死我了,当时我只想给阿努比斯献上我全部的金子,然后再祈祷他赶紧退休。我的第二个经验就是:研究透每个神祇的喜好,并且有策略地去供奉。 别像我一样,盲目地给所有神都来点儿,结果把神力都分散了,谁都没伺候好,最后谁都不搭理我,我真是欲哭无泪。
然后是这游戏的“经济系统”。一开始我以为就是简单的农产品贸易,卖点儿粮食,买点儿奢侈品。结果发现,这游戏的经济,简直跟现实世界一样,波诡云谲。价格会波动,市场会变化,你还得看着其他城市的脸色来做生意。我曾经因为贪图便宜,从某个邻居那里大量进口了皮革,结果没多久,他们国家因为战争皮革产量锐减,价格飞涨,我的贸易路线就这么被卡住了,整个城市的衣物产业都瘫痪了。我当时气得直接想让我的军队去把那个国家的老巢给端了,但又怕触发什么隐藏的“战争条款”,最后只能忍气吞声,开始了自己的皮革生产。所以,我的第三点建议就是:diversify your economy. (分散你的经济模式。) 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发展几个产业,而且得有自己的原材料供应,别总想着依赖别人。
还有,这游戏最坑爹的地方在于,它总会在你以为一切都稳了的时候,给你来点儿“惊喜”。比如,你以为你已经把城市规划得天衣无缝了,结果突然一个“伟大的工程”要开始了,直接占用你最宝贵的土地,还得消耗你大量的资源,而且一旦失败,你就得从头再来。我记得我曾经尝试过建造一座巨大的神殿,以为能给我带来无尽的财富和荣耀,结果在最后一步,因为我没给工人们提供足够的工具,他们罢工了,整个工程就这么烂尾了,我看着那堆半成品,简直比我相亲失败还让人绝望。所以,我的第四点,也是我最后一点“肺腑之言”就是:永远保持警惕,并且有备用方案。 别想着一劳永逸,这游戏,永远都会给你新的挑战,你就得像个老道的猎人一样,时刻观察,随时准备应对。
总而言之,《法老王》这游戏,它不仅仅是个盖房子的小游戏,它是一个关于管理、关于策略、关于权衡、关于生存的缩影。当你看着你一手建立起来的城市,在你的指挥下,子民安居乐业,神祇受到膜拜,贸易欣欣向荣,那种成就感,不是随便什么游戏都能给的。当然,过程中少不了摔跤、少不了骂娘,但当你真的把一座荒漠变成了繁华的都市,那一刻,你就会觉得,之前所有的“头秃”都值了。这篇攻略,与其说是给别人的,不如说是给我自己的一份纪念,纪念我那些在尼罗河畔,与饥饿、瘟疫、神怒和经济危机搏斗的日子。如果你也想体验一下当“法老王”的感觉,那就大胆地去尝试吧,别怕犯错,因为,错误,才是你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