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藏起来了27攻略:别再傻傻点柜子了!这一关的脑洞简直要捅破天际
是不是感觉脑子要炸了?左边一个房间,右边一个房间,中间像个窗户似的连着。左边那个小胖墩,一脸生无可恋地坐在地上,旁边是他亲爱的老妈,织着毛衣,岁月静好。右边呢,一个热血棒球少年,摆着个全垒打的姿势,旁边……啥也没有。
然后呢?然后你就开始疯狂点击。
我懂,我太懂了。我卡在这关的时候,真的想把手机扔了。点了棒球少年,没反应。点了那个球棒,能拿起来,不错,有点进展。然后呢?拿着球棒去左边?不行,过不去。用球棒去敲那个窗户?“Duang”的一声,纹丝不动。去点那个妈?她就瞅你一眼,继续织她的毛衣,仿佛在说:“小样儿,就这点本事?”
我当时那个脑回路啊,简直就像被猫玩了一下午的毛线球,乱成一团。
我试了所有我能想到的。把球棒拖到小胖墩手上?他不要。拖到他妈手上?更不可能了,人家要织毛衣呢!是不是有什么隐藏道具?我把屏幕的每一个像素点都快戳出火星子了,沙发垫子下面,柜子顶上,墙上的画……啥也没有!真的,啥也没有!
是不是时间问题?要等?我把手机放那儿五分钟,回来一看,那娘俩的姿势都没变过。
放弃吗?不存在的。玩这种解谜游戏,不就是享受那种“我靠,原来是这样!”的瞬间吗?那种智商瞬间占领高地的感觉,比什么都爽。
所以,我开始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这个诡异的场景。
这游戏的尿性是什么?不按常理出牌。它经常打破我们对“游戏界面”这个东西的固有认知。那这个第27关,它打破的是什么?
是空间。
你再仔细看看那个“窗户”。它真的是窗户吗?你看,左边房间是暖色调的,生活气息浓厚。右边那个房间,色调偏冷,而且那个棒球少年,他的画风是不是跟左边有点……微妙的不一样?
然后,一个电光石火般的念头击中了我的天灵盖。
我勒个去!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房间的两个部分,这是两个世界!或者说,右边那个棒’球少年的房间,根本就是左边房间里的一台……电视机!
你品,你细品!那个所谓的“窗户”边框,不就是老式电视机的边框吗?
真相大白的那一刻,我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思路一旦打开,后面的操作简直就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来,跟着我的节奏,感受一下什么叫降维打击。
最终破局骚操作来了,看仔细了:
第一步,也是最简单的一步。 去右边的“电视机世界”,点击那个金光闪闪的棒球棍,把它拿到手。这时候你的道具栏里就有一根棒球棍了。
第二步,关键中的关键,也是最反直觉的一步。 不要试图在右边的世界里做什么。拿着棒球棍,回到左边的“现实世界”。就是有老妈和小胖墩的那个房间。
第三步,见证奇迹的时刻。 选中你道具栏里的棒球棍,然后……不要去敲任何东西,直接拖动它,朝着那个“窗户”,也就是那台电视机的屏幕,狠狠地砸下去!
“哗啦——!”
一声清脆的玻璃破碎声。
没错,你,在现实世界里,用一根从电视机里拿出来的棒球棍,把电视机屏幕给砸了!
这个逻辑,这个脑洞,简直了!谁能想到啊!道具可以跨越维度使用!
- 最后一步,享受胜利果实。 屏幕被砸碎后,电视机里那个棒球少年的世界就变成了一个破洞。你再点击那个破洞,就能轻轻松松地从里面,把藏在电视机“背后”的游戏机给拿出来了。
通关!
回过头来看,这一关的设计真的是神来之笔。它利用了我们的思维定式,让我们以为这是两个并列的空间,让我们在“如何穿过那个窗户”这个问题上疯狂钻牛角尖。但实际上,设计师在更高一个维度看着我们笑。他要考验的,根本不是我们的观察力或者道具组合能力,而是我们敢不敢去打破“规则”本身。
那个窗户是规则,那个屏幕是规则,那个看似无法逾越的界限就是规则。而通关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最野蛮、最不合逻辑的方式,把它砸个稀巴烂。
这大概就是《我的游戏被妈妈藏起来了》系列最大的魅力所在吧。它总是在你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它的套路时,给你来这么一下,让你目瞪口呆,然后会心一笑。它不仅仅是在解谜,更像是在跟玩家玩一场思维游戏。
好了,攻略就到这。别愣着了,快去砸电视吧!去感受那种用虚拟世界的武器,击碎现实世界(在游戏里)的枷锁的快感!这感觉,太上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