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终于过去了。

游戏攻略3周前发布 Rowan
4 0

我悟了!关于《正常人类的游戏攻略第三关》,那扇门背后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

我发誓,在我把手柄从墙上抠下来之前,我真的以为我要跟这个世界告别了。说的就是你——《正常人类的游戏攻略第三关》。这玩意儿,它就不是个游戏,它是个精神状态检测器,专门筛选那些脑回路七拐八绕、不走寻常路的“疯子”。

如果你点进来看这篇东西,恭喜你,我的朋友,你也是被折磨得不轻。别急着砸键盘,先喝口水,听我这个从地狱爬回来的人给你唠唠。

这第三关,它坏就坏在“伪装”得太好了。

你一进去,看到的是什么?一个温馨的小房间,暖色调的灯光,墙上挂着几幅画,中间一个红色的按钮,旁边有个牌子,写着“按我通关”。多简单,多直白,多侮辱智商。正常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按啊!然后呢?“BOOM!”——你被炸回了游戏主菜单。

行,第一次,我忍了,我当这是制作组的恶趣味,一个开胃小菜。

第二次,我学聪明了,我开始观察。房间里的一切都那么可疑。那幅画,是不是能点?那个花瓶,是不是能砸?地板上的那块砖,颜色是不是不太一样?我把整个房间翻了个底朝天,鼠标点到快要冒烟,手柄摇杆搓得发烫,两个小时过去了,除了发现那幅画后面的墙纸有点脱落之外,一无所获。我甚至开始研究起了那些画的风格,试图从艺术流派里找到什么狗屁线索。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玩游戏,是在卢浮宫里做密室逃脱。

绝望中,我又去按了那个红色的按钮。心想,万一呢?万一有什么隐藏机制,比如连按三次,或者长按十秒?

“BOOM!”

主菜单那熟悉的BGM,简直就是对我智商的无情嘲讽。

我就是在这个循环里被困了整整一个晚上。吃饭的时候在想,上厕所的时候在想,躺在床上,闭上眼就是那个红色按钮在我面前闪烁,带着魔鬼的微笑。我开始怀疑人生,怀疑这个游戏的名字——《正常人类的游戏》。什么叫正常人类?难道正常人类就应该被这么一个破按钮玩弄于股掌之间吗?这不科学!

真正的转机,发生在我放弃挣扎,准备去网上搜攻略的前一秒。

我瘫在椅子上,眼神空洞地看着屏幕。我没操作,游戏角色就那么傻站着。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就在我准备ALT+F4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房间的门,就是你一进来背后的那扇门,它自己……“嘎吱”一声,开了一条缝。

我当时整个人都僵住了。

大脑一片空白,然后是醍醐灌顶般的狂喜!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所以,朋友们,听好了,这才是《正常人类的游戏攻略第三关》真正的、唯一的、官方指定(我猜的)通关秘籍:

什么都别干。

对,你没看错。

进去之后,别碰那个该死的红色按钮,它就是个烟雾弹,一个巨大的、鲜红的、写着“我是傻瓜”的陷阱。别去点那些画,别去研究地板,别试图跳到吊灯上。那些都是干扰项,是制作人用来筛选我们这种“思维过于活跃”的玩家的。

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把你的角色,随便往哪个角落一放,然后,去给自己泡杯茶,或者刷刷短视频,或者上个厕所。等个大概五到十分钟(具体时间似乎是随机的,充满了制作组的恶意),那扇你从来没正眼瞧过的入口的门,它自己会开。

走出去,你就通关了。

就这么简单,简单到令人发指,简单到让人想顺着网线过去给制作人一个大逼斗。

这关考验的根本不是你的操作,也不是你的智商,它考验的是你的“反直觉”。它在嘲笑我们所有玩游戏养成的惯性思维——“这里一定有机关”、“那个东西肯定能互动”、“天上不会掉馅饼”。

在这第三关里,天上真的会掉馅饼,你只要躺平等着就行。

回过头来想,这个设计简直是天才般的混蛋。它精准地抓住了玩家的心理。越是老玩家,越是玩过各种解谜游戏的人,越容易在这里卡死。因为我们的脑子里装了太多套路,太多“应该如此”。反而是一个对游戏一无所知的小白,啥也不懂,把手柄一扔,可能稀里糊涂就过去了。

这或许就是《正常人类的游戏》这个名字的真谛吧。所谓的“正常人类”,或许就是那些不会过度解读、不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家伙。而我们这些在虚拟世界里摸爬滚打,试图洞悉一切机关、破解所有谜题的“老鸟”,反而成了“不正常”的那一个。

太讽刺了,真的。

所以,兄弟,如果你还在第三关里对着那个红色按钮发呆,相信我,放下你的执念。去看看窗外的风景,或者跟朋友聊聊天。把游戏晾在一边,让时间去解决问题。

这不仅仅是《正常人类的游戏攻略第三关》,这简直就是一条人生哲理。有时候,我们拼尽全力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许缺的不是努力,而是“无为而治”的勇气。

好了,不感慨了。我得去看看第四关是什么牛鬼蛇神了。希望我的这点血泪史能帮你省下几个小时的宝贵生命。加油吧,祝你在成为“正常人类”的道路上……少砸几个手柄。

© 版权声明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