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压箱底的《百亿游戏攻略》:别再信那些鬼话了,真正的内核就三条
要么是教你如何在中环租个最小的办公室,拍张照,发朋友圈,然后营造一种“我快要成功了”的幻觉。要么就是一堆45度仰望天空的PPT模板,配上“赋能”、“闭环”、“底层逻辑”这些听得人耳朵起茧的黑话。
说真的,我看了都想笑。
这些东西,充其量是游戏开始前的捏脸教程,教你怎么把角色外观做得光鲜亮丽。但真进了游戏,你是砍怪升级,还是出门就被秒,跟你的脸蛋没半毛钱关系。
我折腾了这些年,从一个兜里只有几千块的愣头青,到现在也算是在牌桌上有了个自己的座位。不敢说是什么大佬,但至少,这个所谓“百亿游戏”的服务器,我算是摸熟了。服务器里的NPC什么脾气,隐藏任务在哪里接,哪个地图的怪爆率高——这些,才是真东西。
今天我就把压箱底的这份“攻略”给你掰扯掰扯。没那么多虚的,就三条,你能啃下来一条,至少能让你在新手村活得久一点。
第一条:别再抱着你那个“绝妙点”子当宝贝了,去找那个在沙漠里渴得快死的人。
这是我见过最多的“死法”,真的,比其他所有死法加起来都多。
无数人,尤其的年轻人,天天把“我有一个绝妙的idea,就差一个程序员/一笔投资了”挂在嘴边。他们那个idea,在自己脑子里已经迭代了八百遍,完美无瑕,光芒万丈,仿佛明天就能改变世界,后天就能让马斯克都来登门求教。
醒醒!
你那个自嗨到不行的“绝妙点子”?一文不值。真的。
这个游戏的本质,不是“创造”,而是“解决”。你创造了一个再精美的水壶,雕龙画凤,镶金嵌玉,可你非要把它卖给一个刚从游泳池里爬出来的人——你说他会买吗?他可能还会嫌你碍事。
真正的攻略是什么?是去找到那个在沙漠里徒步了三天,渴得嘴唇开裂,看见海市蜃楼都想扑过去啃两口的人。
这时候,你别说给他一个精美的水壶了,你就算拿个破碗,装半碗泥水递过去,在他眼里,那都是琼浆玉液。他愿意为此付出什么?可能是一切。
看明白没?“需求”不是被你“创造”出来的,它是本来就存在的,像地下的高压天然气,积蓄着巨大的能量。你要做的,不是去研究怎么从零开始发电,而是找到那个最薄弱的地壳,然后,“砰”地一下,钻个孔把能量引爆出来。
所以,收起你那些“让生活更美好”的宏大叙事。先去找到那个最痛的痛点,那个最痒的痒点,那个让一群人辗转反侧、愿意花钱解决的问题。找到它,然后用最直接、最粗暴、哪怕最丑陋的方式,给他们一个解决方案。
这就够了。先活下来,再谈“美好”。
第二条:忘掉你的产品、你的代码、你的商业模式,这场游戏,自始至终玩的都是“人”。
很多人又会死在第二关。
他们靠着解决了一个痛点,赚到了第一桶金,活下来了。然后呢?他们开始陷入对“物”的迷恋。他们会花无数个通宵去优化一个按钮的位置,去争论一个算法的效率,去打磨一份无懈可击的商业计划书。
他们以为,游戏的核心是打造一把“屠龙宝刀”。刀越锋利,就越无敌。
错得离谱。
这游戏里根本就没有龙。有的,只是形形色色、心思各异的“玩家”。你的合伙人、你的员工、你的投资人、你的客户、你的供应商,甚至你的竞争对手……他们,才是这个游戏里真正的BOSS和宝藏。
你那把刀再快,能砍得动人心吗?
我见过技术天才,代码写得像诗一样优美,但团队分崩离析,因为他连一句像样的人话都不会说,不懂得分享利益,更不懂得凝聚人心。
我也见过产品经理,把用户体验研究得登峰造极,每个细节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但公司死了,因为他搞不定那个刚愎自用、总想插一脚的投资人。
这个游戏的操作系统,不是Windows,不是iOS,而是“人性OS”。这个系统里,运行的不是代码,是欲望、是恐惧、是贪婪、是虚荣、是嫉妒、是信任、是安全感。
你能读懂这个操作系统的底层代码吗?
你能知道你那个核心员工,表面上要的是期权,其实他要的是你当众的一句肯定吗?
你能看穿你那个客户,嘴上说的是“价格太贵”,心里想的其实是“我凭什么相信你”吗?
你能理解那个投资人,反复追问数据,其实他只是在掩饰自己对这个陌生领域的恐惧吗?
把琢磨产品的心思,分一半,不,分三分之一出来,去琢磨人。去搞懂你身边每一个关键角色的“人性按钮”到底在哪里。这比你多写十万行代码、多画一百张原型图,管用得多。
第三条:别想着公平竞争,你要找的,是那个“不对称”的支点。
“我要用更好的产品、更低的价格、更优质的服务,堂堂正正地打败竞争对手!”
每次听到这种话,我都想给对方递一杯温水,让他冷静一下。
孩子,这不是在参加奥运会,没有裁判,没有禁药检测,更没有“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是一个黑暗丛林。所有人都默认一个潜规则:能赢就行。
什么叫“公平竞争”?就是你用剑,我也用剑,大家在同一个规则下比谁的剑法更高明。这种打法,累,而且极度不确定。你凭什么认为你的剑法就是天下第一?
高手过招,从来不玩这个。
高手玩的是“不对称”。
什么叫不对称?
你有钱,我有影响力。你用钱砸广告,我发条微博就能上热搜。这是“资源不对称”。
你看财报,我看人心。你分析的是过去的数据,我判断的是未来的趋势。这是“认知不对称”。
你在国内市场卷生卷死,我跑到非洲,发现那里遍地都是五年前的中国机会。这是“信息不对称”。
你还在吭哧吭哧地生产产品,我已经通过合纵连横,把上下游的供应链、渠道方全都变成了我的“自己人”。你产品还没出厂,就已经输了。这是“生态位不对
称”。
所以,别再傻乎乎地冲到战场中央,跟最强大的敌人拼刺刀了。你要做的,是悄悄地爬上战场旁边那座最高的山头,找到一块最稳的石头,然后拿一根最长的撬棍,找到对方阵营里那个最不稳固的支点,然后——轻轻一用力。
阿基米德说,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动地球。
在这场百亿游戏里,你不需要撬动地球。你只需要找到那个能让你“四两拨千斤”的“不对称支点”,然后,撬动你的那个小世界,就够了。
好了,攻略就这三条。
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但每一个字背后,都是用真金白银、不眠之夜和无数次的失败换来的。
这份攻略给不了你地图,更当不了你的导航。它最多,算是个指南针。告诉你北方在哪,别一头扎进南边的沼泽里就行。
剩下的路,黑灯瞎火,泥泞不堪,还得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蹚。
祝你好运,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