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掀沙发了!《游戏藏起来了攻略7》这脑洞我服了,正确姿势在这里!
是不是?你是不是也这样?
盯着那个该死的屏幕,就一个场景:老妈在织毛衣,游戏机就藏在沙发垫子底下。简单粗暴,明明白白。然后呢?然后你就傻了。
点沙发垫子?老妈一个眼神杀过来,Game Over。拖动老妈?纹丝不动,宛如泰山。我跟你讲,为了过这一关,我把手机都快盘出包浆了。我试着把手机倒过来,想着利用重力感应让游戏机掉出来;我试着疯狂点击电视,指望能放个动画片把老妈的注意力引开;我甚至对着麦克风喊了几声“芝麻开门”,万一呢?对吧?万一这是个声控的呢?结果除了我家的狗用一种看智障的眼神看我,啥也没发生。
那一刻,挫败感简直要把人淹没。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解谜了,这简直就是对人类常规思维模式的一种……羞辱。
你是不是也把所有能点的、能拖的、能组合的道具都试了个遍?那个遥控器,那个毛线团,那个窗户……感觉整个世界都与你为敌。设计师的恶意,简直穿透了屏幕,扑面而来。你会开始陷入一种哲学思考: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要在这么一个平平无奇的下午,被一个像素老妈搞得头皮发麻?
冷静,朋友,深呼吸。
现在,把你的手指从那个沙发垫子上拿开。相信我,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那个房间里。
对,你没听错。
这个游戏的精髓,或者说它最“狗”的地方,就在于它总是在挑战你对“游戏界面”的定义。我们总以为,游戏,就是屏幕上显示的那个方框框里的世界。但《游戏藏起来了》系列一直在告诉你:错了,你的整个手机,都是游戏的一部分。
还记得之前有关卡要你调时间、调音量吗?第七关,是同样的路数,但藏得更深,更阴险。
来,跟我做。
忘掉那个房间,忘掉那个妈,也忘掉那个让你魂牵梦绕的游戏机。你的眼睛,向上看。不,不是看天花板。是看你的手机屏幕最顶端,那个显示信号、电量、时间的地方。
看到了吗?
现在,像你平时想看微信通知、或者想开手电筒时那样,从屏幕的最顶端,用你的手指,轻轻地、温柔地,向下滑——
没错,拉出你的手机“通知中心”或者“控制中心”!
看到了吗?那个让你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的游戏机,就那么安安静静地、甚至带着一丝嘲讽地,躺在你的快捷开关列表里!它伪装成了一个平平无奇的图标,可能就在你的Wi-Fi和蓝牙开关旁边。
那一瞬间,我不知道你是会骂一句“卧槽”,还是会笑出声来。我反正是后者,笑着笑着又有点想哭。这种感觉,就像是你找了半天钥匙,最后发现它就在你手里攥着。
这设计的脑洞,简直开到了马里亚纳海沟。它利用了我们最习以为常的操作,一个我们每天会重复几十次的肌肉记忆,把它变成了通关的钥匙。我们之所以想不到,是因为我们已经把这个“下拉”的动作和“游戏”本身完全剥离开来了。在我们的认知里,那是属于手机系统的操作,跟APP里的虚拟世界是两个次元。
但设计师偏不,他就要打碎这堵墙。
所以,《游戏藏起来了攻略7》的真正攻略,不是什么操作顺序,也不是什么道具组合。它考验的是一种“元思维”——思考游戏之外的游戏。它在逼着我们跳出那个小小的屏幕框架,去审视我们与“手机”这个载体本身的互动。
现在,把那个图标拖到游戏画面里,放到主角的手上。通关!就这么简单,简单到令人发指。
好了,第七关的怨念就此了结。你可以长舒一口气,然后带着这种被“调戏”后的清醒,去迎接第八关的挑战了。记住,从现在开始,不要相信你眼睛看到的一切,更不要相信你的惯性思维。在这个游戏里,任何你意想不到的地方,都可能藏着通往胜利的狗洞。
祝我们好运吧,我的朋友。毕竟,谁知道下一关,设计师又会把游戏机藏到我们手机的哪个犄角旮旯里呢?没准……是SIM卡槽里?